心電圖的檢查原理和內容
心電圖檢查的原理是怎樣的呢?雖然心電圖是較為常見的檢查項目,不過對于心電圖檢查的原理和內容是鮮為人知的。今天,為大家科普一下心電圖的檢查原理和內容都是怎樣的吧。
心電圖的檢查原理
心肌細胞膜是半透膜,靜息狀態時,膜外排列一定數量帶正電荷的陽離子,膜內排列相同數量帶負電荷的陰離子,膜外電位高于膜內,稱為極化狀態。靜息狀態下,由于心臟各部位心肌細胞都處于極化狀態,沒有電位差,電流記錄儀描記的電位曲線平直,即為體表心電圖的等電位線。心肌細胞在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時,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大量陽離子短時間內涌入膜內,使膜內電位由負變正,這個過程稱為除極。對整體心臟來說,心肌細胞從心內膜向心外膜順序除極過程中的電位變化,由電流記錄儀描記的電位曲線稱為除極波,即體表心電圖上心房的P 波和心室的QRS波。細胞除極完成后,細胞膜又排出大量陽離子,使膜內電位由正變負,恢復到原來的極化狀態,此過程由心外膜向心內膜進行,稱為復極。同樣心肌細胞復極過程中的電位變化,由電流記錄儀描記出稱為復極波。由于復極過程相對緩慢,復極波較除極波低。心房的復極波低、且埋于心室的除極波中,體表心電圖不易辨認。心室的復極波在體表心電圖上表現為T波。整個心肌細胞全部復極后,再次恢復極化狀態,各部位心肌細胞間沒有電位差,體表心電圖記錄到等電位線。
接下來,再來看看心電圖的檢查內容都有哪些。
心電圖檢查的內容
對心律失常和傳導障礙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對心肌梗塞的診斷有很高的準確性,它不僅能確定有無心肌梗塞,而且還可確定梗塞的病變期部位范圍以及演變過程。
對房室肌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診斷有較大的幫助。
能夠幫助了解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和電解質紊亂對心肌的作用。
心電圖作為一種電信息的時間標志,常為心音圖、超聲心動圖、阻抗血流圖等心功能測定以及其他心臟電生理研究同步描紀,以利于確定時間。
心電監護已廣泛應用于手術、麻醉、用藥觀察、航天、體育等的心電監測以及危重病人的搶救。
做心電圖檢查主要有以上這些內容。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