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B超檢查的次數和認知誤區
孕期做B超就一定是萬能的嗎?很多第一次當孕婦的準媽媽會認為B超可以完全了解胎兒的發育,其實不一定哦。除此之外,孕期做B超檢查還應該要定期,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胎兒發育。
孕期B超檢查的次數
第一次:孕20周左右。觀察胎頭、脊柱、心臟、肺、胃腸、雙腎、膀胱、外生殖器、四肢。此時胎兒四肢舒展,是四肢等大的畸形檢查的最佳時期。
第二次:孕24~32周。重點觀察胎兒鼻唇部、心臟,可發現鼻唇部、心臟的畸形情況。
第三次:足月妊娠(孕37~41周)。此時需注重胎位、臍帶、羊水、胎盤分期、估計胎兒大小,臍帶的血流情況,評估胎兒宮內的安危。給臨床醫生選擇。
那么,孕期做B超檢查都存在哪些認知誤區呢?
孕期B超檢查的認知誤區
“缺乏對于畸形兒患病原因的跟蹤檢查。”不少孕婦做完B超,得知胎兒是畸形便簡單的選擇了流產。不去做產前診斷和流產后的尸檢深究其根源。這就很可能會出現:孕婦懷的下一胎,仍然是不健康的。事實上很多反復自然流產的孕婦究其流產的原因多數屬于胎兒畸形或染色體異常,只是很多人能夠被迫接受流產的事實,而不去選擇主動追查流產原因。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B超檢查發現了問題,孕媽媽心存愿望,希望下次來復查B超,情況會變好的。比如B超發現“腎盂擴張”。隨妊娠進展這種現象可能會消失,此時若認為胎兒沒問題了而拒絕做產前診斷,那就錯了。因為“腎盂擴張”是超聲檢查染色體病的一個重要的標記物。標記物消失了,但染色病并沒有消失。對于超聲或產檢篩查出染色體病高危病例,醫生不能采用“過幾天再復查”來應付病人,這是掩耳盜鈴的做法。而應該抓住時間“打破沙鍋問到底!”給病人明確的診斷或答復“是”或“否”。否則錯過診斷時機,胎兒即將出生才采取診斷措施就為時已晚了。
雖然孕期B超不是萬能的,但是也是不能少的檢查項目。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