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影像檢查的作用
股骨頭壞死做影像檢查均有哪些意義和作用呢?現如今,在醫學界里影像檢查的方法越來越多,而在選擇時需要根據不同的癥狀和情況。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股骨頭壞死各種影像檢查的作用,快來看看吧。
股骨頭壞死的早期癥狀
疼痛: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行走活動后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鈍痛或酸痛不適等,常向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后側和膝內側放射,并有該區麻木感;
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患髖關節屈伸不利、下蹲困難、不能久站、行走鴨子步。早期癥狀為外展、外旋活動受限明顯;
跛行:為進行性短縮性跛行,由于髖痛及股骨頭塌陷,或晚期出現髖關節半脫位所致。
那么,股骨頭壞死的影像檢查都有哪些呢?
股骨頭壞死各種影像檢查的作用
X線片檢查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診斷方法,由于股骨頭為球形結構,因此通常要求拍攝雙髖正蛙位片,對于有經驗的醫生來說,一張清晰的X線片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如壞死的病理階段、范圍大小、部位、有無塌陷、塌陷程度、范圍、軟骨的狀態、頭臼關系等,而動態X線片還可以提示壞死的轉歸,判斷治療效果。缺點是對于早期壞死的敏感性不如MRI 、ECT 與CT。
磁共振(MRI)是目前診斷股骨頭壞死靈敏度和準確性最高的一種方法,被認為是診斷的“金標準”。它不但可以發現早期的、甚至患者自己沒有癥狀的股骨頭壞死,還可以更準確地判斷壞死的范圍、壞死后修復狀況,以及反映許多X片上表現不出的改變,如骨髓有無水腫、關節腔有無積液等。此外MRI由于沒有X線輻射,對人體基本上可以認為是無創檢查。缺點是價格相對于X線片要昂貴些,體內存在金屬物時也不適宜做該項檢查。
CT可以從不同角度立體地顯示股骨頭以及髖關節的結構,比普通X片的精確性大為提高。CT對于骨尤為敏感,即使股骨頭壞死發生極輕微的塌陷也可以及時發現,因此CT可以認為是發現股骨頭早期塌陷的“利器”。
股骨頭壞死的影像檢查究竟要如何選擇應該要結合實際情況哦。
(責任編輯:翟福娣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