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影像輔助檢查的方法和作用
頸椎病做影像檢查雖然只能起到輔助檢查的作用,但是也是不能忽視和代替的。這是為什么呢?如果你也對此有所疑問,不如就繼續往下看看對于頸椎病影像輔助檢查的方法和作用的介紹吧。
頸椎病影像輔助檢查的方法
頸椎 X 線片:頸椎病X片常表現為頸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張,椎間隙狹窄,椎管狹窄,椎體后緣骨贅形成,在頸椎的過伸過屈位片上還可以觀察到頸椎節段性不穩定。
頸椎CT:可更清晰的觀察到頸椎的增生鈣化情況,對于椎管狹窄、椎體后緣骨贅形成具有明確的診斷價值。
頸椎MRI: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常規作為術前影像學檢查的證據用以明確手術的節段及切除范圍。
椎-基底動脈多普勒:用于檢測椎動脈血流的情況,也可以觀察椎動脈的走行,對于眩暈以主要癥狀的患者來說鑒別價值較高。
肌電圖:適用于以肌肉無力為主要表現的患者,主要用途為明確病變神經的定位,與側索硬化、神經變性等神經內科疾病相鑒別,但對檢查條件要求較苛刻,常常會出現假陽性結果。
然而,這些影像檢查對頸椎病會有什么作用呢?
頸椎病影像輔助檢查的作用
各種影像學檢查對于頸椎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其仍然僅僅是輔助檢查,并不能代替臨床的判斷,也不能超越臨床診斷的意義,因此,僅有影像學檢查所見的頸椎退行性改變而無頸椎病臨床癥狀者,不應診斷為頸椎病。放射科醫師僅可根據X線表現對頸椎的退行性改變進行描述,而不能單純由放射科醫生作出頸椎病的診斷。有些人根本沒有相應的臨床癥狀,僅僅是在單位體檢或者健康普查時拍x線片發現有頸椎退變,而有些放射科醫生由于對頸椎病的定義了解并不十分透徹,也不完全了解頸椎病的診斷原則,于是就在放射報告單上輕易地寫上“頸椎病”的診斷,而許多病人又過分輕信儀器檢查的結果,從而容易造成對病人的誤導。
頸椎病應該怎樣選擇影像檢查,是因人而異的。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