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常用影像檢查的方法和優缺點
在醫學上,乳腺疾病的影像檢查方法有很多,而要如何選擇成為了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問題。其實,乳腺疾病的影像檢查各有優點和缺點,受檢者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接下來,一起看看乳腺疾病常用影像檢查的方法和優缺點是怎樣的吧。
乳腺疾病常用影像檢查的方法
乳腺近紅外掃熱成像描儀:利用近紅外光透照和乳腺癌局部血供豐富致局部溫度上升的原理診斷乳腺癌。對乳腺癌的診斷符合率約在90%,但主觀性較強準確性取決于操作者的經驗。
乳腺B超檢查:乳腺B超檢查在臨床廣泛應用,對于致密型乳腺組織更有其應用價值。與乳腺鉬靶相結合可使乳腺癌診斷提高到95%。B超機的發展從灰界—多普勒—彈性、三維—全容積成像。
乳腺鉬靶:是唯一能提早發現乳腺癌的檢查方法,我國抗癌協會提出35歲以上女性1-2年行鉬靶檢查一次。
乳腺核磁共振檢查:對乳腺腫塊的診斷符合率在97-98%,很少漏診但不適合進行乳腺癌的篩查。
那么,乳腺疾病的影像檢查都有哪些優缺點呢?
乳腺疾病常用影像檢查的優缺點
X線檢查:又稱鉬靶攝片、乳腺照相,是乳腺檢查的常用方法,常見的乳腺疾病在x線片上表現一般可分為腫塊或結節病變,鈣化影及皮膚增厚征群,導管影改變等。腫塊的密度較高,邊緣有毛刺征象時對診斷十分有助。毛刺較長超過病灶直徑時稱為星形病變。x線片中顯示腫塊常比臨床觸診為小,此亦為惡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鈣化點應注意其形狀、大小、密度,同時考慮鈣化點的數量和分布。當鈣化點群集時,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圍內則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鈣化點超過10個以上時,惡性可能性很大。
X射線對人體有害,并可能誘發乳腺癌。但研究發現每年1次攝片的放射劑量低于1cGy對于40歲以上的婦女并不會造成影響。由于年輕婦女的乳腺正處于對射線敏感的時期,而且此時乳腺組織比較致密不易檢出病灶,故一般認為35歲以下的婦女不適宜行乳腺X線檢查。
超聲顯像檢查:是乳腺最常用的檢查方法,超聲顯象檢查無損傷性,可以反復應用。對乳腺組織較致密者應用超聲顯象檢查較有價值,但主要用途是鑒別腫塊系囊性還是實性。超聲檢查對乳腺癌診斷的正確率為80%~85%。
熱圖像檢查:應用圖像顯示體表溫度分布,由于癌細胞增殖塊血運豐富則相應體表溫度較周圍組織高,用此差異可做出診斷。但是這種診斷方法缺乏確切的圖像標準,熱異常部位與腫瘤不相對應,診斷符合率差,近年來漸少應用。
近紅外線掃描:近紅外線的波長為600~900μm,易穿透軟組織。利用紅外線透過乳房不同密度組織顯示出各種不同灰度影,從而顯示乳房腫塊。此外紅外線對血紅蛋白的敏感度強,乳房血管影顯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運增加,附近血管變粗,紅外線對此有較好的圖像顯示,有助于診斷。
CT檢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變活檢前定位,確診乳腺癌的術前分期,檢查乳腺后區、腋部及內乳淋巴結有無腫大,有助于制訂治療計劃。
MRI檢查對發現乳腺病變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特別是在鉬靶X線片評價較為困難的致密型乳腺,乳腺癌術后局部復發的評估,以及乳房成形術后觀察其位置、有無遺漏或并發癥及后方乳腺組織內有無癌瘤等方面,MRI具有一定的獨到之處。MRI無放射線的損傷的危害。 任意三維成像,可使病灶定位更準確,顯示更直觀。對腫塊是否侵犯胸壁,胸骨后、縱隔及有無腋淋巴結轉移的評價,優于其他影像學方法,因而對乳腺癌的分期提供更可靠的依據,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了詳細的信息。與CT檢查一樣,對于高位、深位病灶不會有被遺漏的問題。
以上就是關于乳腺疾病常用影像檢查方法和優缺點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