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磁共振檢查的特點及注意事項
CT和磁共振是現如今各醫院最常用的影像檢查方法,這兩種影像檢查具有各自的特點,并且在做檢查的過程中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需要提前了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CT和磁共振檢查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吧。
CT和磁共振檢查的特點
可反映局部循環狀況改變的CT/MRI灌注成像及MRI擴散成像。這些技術可以反映興趣結構的血流量、血容量、循環時間乃至水分子在細胞內、外擴散運動的改變,從而派生出一系列新的診斷信息,可用于腦、心肌等一些實質性臟器。
可顯示腦白質纖維束走形及改變的MR張量成像。這實際上是MR擴散成像技術的延伸,可直接顯示腦白質纖維束走行及改變。
腦皮質功能定位,即狹義的MR功能性成像(fMRI)。如今,FMRI已從最初簡單識別主要功能腦區,發展到廣泛用于神經病學、老年病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各個領域。比如,它可用于觀察喉癌術后與發音功能相關的腦區變化,指導發音功能重建;它也可用于觀察小提琴演奏者對不同訓練模式的腦皮層反應,優化訓練模式。
心臟的功能成像。心肌的灌注成像(CT/MRI)可以顯示某支冠狀動脈閉塞后相應供血的心肌活性及治療后恢復情況,直接指導心肌梗死的治療;可以直接顯示室壁厚度、心腔容積、每搏輸出量、射血分數等功能參數,和形態學改變可密切結合。
心臟與其他動態功能器官的電影成像。能以電影方式動態顯示器官的運動。
磁共振波譜(MRS)。依檢測組織的化學成分在磁共振譜上波形的出現及變化,鑒別某些疾病,如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腦腫瘤術后復發與術后改變等。
融合性信息。是指兩種不同成像方法得到的信息經計算作圖像融合處理,以強化信息價值的方式,如PET-CT;SPECT-CT;MR-PET等。從中可見,主要是把核醫學的信息與CT或MRI信息融合,核醫學信息的敏感性高,但空間定位能力差,融合的信息則互補了定位、定性與定量診斷的優勢。
那么,在做這兩種檢查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CT和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
CT檢查前得注意事項:1)首先,去除可能造成偽影的物品,比如:假牙、發卡等;2)其次,腹部檢查前一周內不能做胃腸鋇劑造影檢查,若近期內做過鋇劑造影檢查要提前告訴醫生,確認排泄完后再檢查,以免產生偽影影響診斷;3)上腹部檢查如果不是急診,最好是早上空腹做檢查,檢查前要按醫生要求喝胃腸道造影劑或者水,而且根據檢查部位要等15-30min后才可進行檢查;4)若為盆腔CT檢查,檢查前最好使膀胱充盈。
MRI檢查前注意事項:1)提前取下隨身攜帶的金屬物品、磁卡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2)確定檢查前身體內無金屬物品,如心臟起搏器、金屬支架等,如果以前做過手術,不能確定植入物能否做檢查的請與手術醫生聯系確認后再做,以免造成危險。3)不能合作的病人及幼兒應給予鎮靜劑制動。4)急危重病人應在臨床醫生陪同下做檢查,并要準備搶救器械和藥品在檢查室外,病床、輸液架等金屬物品不能進入檢查室。
想要使影像檢查更準確,就要積極配合醫生。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