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常見影像檢查的區別
X線、CT和磁共振是最常見的三種影像檢查,并且也是作用最廣泛的。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這3種影像檢查是不能互相代替的,這是為什么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3種常見影像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吧。
3種常見影像檢查的區別
X光檢查是傳統的影像學檢查手段,是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方式。對于有移位骨折、有骨質改變的骨病、關節部位骨性病變、不透光異物存留、心肺器質性疾病、消化系統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診斷價值。另外,X光片還能拍攝動力位相,能發現患者在改變體位時才感覺到不適的疾病。尤其是動力位片檢查,目前在國內尚極少能用磁共振替代X光檢查的。X光檢查費用低廉,投照量小,適合絕大多數患者常規檢查。
CT檢查在顯示橫斷面方面明顯優于X光片,尤其是對密度高的組織顯像清晰,對于測量骨性結構之間的距離精確度高。CTA能清晰的顯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變,對腫瘤的檢查靈敏度明顯高于普通X光片。而且,多排螺旋CT能進行三維成像,有助于立體顯示組織和器官病變。但是,CT掃描限于技術員的專業水平不同及掃描層面間隔限制,不能整體的閱讀檢查部位的信息,導致有一定的漏診率。另外,CT拍攝動力位相極少運用于臨床工作中,而且CT對軟組織顯像清晰度和分辨率不高。
磁共振(MRI)檢查與X光和CT檢查最大的不同在于檢查過程中沒有X線輻射,對機體的損害很小。其主要用于發現軟組織疾病,在骨科主要用于發現椎間盤病變、脊髓病變、半月板病變、炎性病變和出血性病變等。通過不同的處理技術能早期發現松質骨骨折如椎體骨折、骨盆骨折;早期發現炎性疾病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骨結核、骨腫瘤等。MRA對血管方面的疾病靈敏度高。但是,MRI也是有缺點的。普通MRI檢查費用相對較昂貴;每個部位檢查時間較長;體內有非鈦質金屬患者無法進行磁共振檢查;對骨組織的顯像精確度不如CT;動態MRI費用是動態X光片的數十倍;MRI檢查與CT檢查一樣,在選擇圖像時受到技術員水平的限制。
然而,在做影像檢查時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影像檢查的注意事項
輔助檢查:為了進行醫學影像學檢查時,有時還得在此檢查前要加做一些其他的輔助檢查,以保障影像學檢查的安全性。如,當你做DSA檢查前,就得檢查血小板、出凝血時間。有時就是肝功、腎功也得檢查。在做PET/CT檢查前,還要做血糖試驗,一旦血糖過高要將其控制在適合的范圍之內方可進行檢查。如果利用多排CT進行冠狀動脈成像時,要測量心率,通常,把心率控制在65次以下,其檢查的效果較好。
牢記禁忌:亂做醫學影像也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你要牢記醫學影像檢查的相關禁忌證,更主要的是,要如實地向大夫反映自己的病史。如:是否有過敏史,包括打青霉素過敏的歷史、吃海帶等含碘量較高的食物時有否過敏,這就會提示大夫能否為你進行造影檢查,包括:X線造影檢查、CT增強及造影檢查。當你裝有心臟起搏器、或體內有彈片、金屬植入物、”胰島素”泵等是磁共振檢查的絕對禁忌證,千萬不能大意。
配合醫生:以上工作都做了,下面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配合醫生為你合理地進行醫學影像檢查。在拍攝胸片時,大夫會下達:吸氣、摒氣的口令,你要照做。吸氣的目的是為了讓肺被氣體充盈,以形成良好的對比,摒氣是為了避免”呼吸”移動產生移動模糊偽影,相同的還有腹部拍片。而CT、磁共振的胸、腹部檢查不僅僅是為了減少移動模糊偽影,更是為了避免因為你無規律的呼吸,造成掃描層面的改變,以致于遺漏病灶。超聲檢查時也是一樣。再如,你在做胃腸道造影檢查時,醫生請你在檢查床上來回轉角度時,動作一定要慢,不要一閃而過,讓醫生什么都沒來急看,什么都看不清。讓含一口鋇劑放在嘴里,請你往下咽時你再咽,且身體不能動,否則你倆配合不好,醫生抓不住動態檢查的效果。當然,在做檢查時更不能做小動作,甚至就連吞咽動作都不能做,謹防產生移動偽影。
做影像檢查的過程中別忘了以上注意事項哦。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