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胃鏡表現癥狀
慢性胃炎在做胃鏡檢查時有哪些表現癥狀呢?根據不同的慢性胃炎癥狀,胃鏡檢查的表現也是不同的。在這里,為大家做一下慢性胃炎胃鏡表現的基本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是利用一條直徑約一公分的黑色塑膠包裹導光纖維的細長管子,
前端裝有內視鏡由嘴中伸入受檢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腸,藉由光源器所發出之強光,經由導光纖維可使光轉彎,讓醫師從另一端清楚地觀察上消化道內各部位的健康狀況。必要時,可由胃鏡上的小洞伸入夾子做切片檢查。全程檢查時間約10分鐘,若做切片檢查,則需20至30分鐘。
普通胃鏡檢查,是需要下管的,利用一條直徑約一公分的黑色塑膠包裹導光纖維的細長管子,前端裝有內視鏡由嘴中伸入受檢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腸,而對患者胃黏膜的病變進行檢查,這種檢查方式,常常會讓患者感到很痛苦。
普通胃鏡檢查,醫生多以右手持鏡前端,將胃鏡慢慢放入口腔至舌根部,這時多有惡心感。當惡心明顯時,或行吞咽動作時,食管上口隨之呈開放狀、醫生會在開放的瞬間順著開口將胃鏡插進食道。有的人配合欠佳時,醫生常囑做吞咽動作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慢性胃炎的胃鏡表現是怎樣的呢?
慢性胃炎的胃鏡表現癥狀
慢性淺表性胃炎:胃粘膜主要為紅、白相間,以紅為主,或輕度花斑樣改變,輕度充血、水腫,有時可見到輕度的新、舊出血點。
糜爛性胃炎:胃粘膜充血、水腫較明顯,伴有點、片狀的糜爛。
膽汁反流性胃炎:胃鏡檢查見粘膜明顯水腫、充血、粗糙、脆弱,表面較污濁,附有黃綠色的膽汁,粘液湖內含有大量膽汁。
疣狀胃炎:又稱慢性糜爛性胃炎。胃粘膜主要為痘疹樣或天花疹樣改變,形象地說像肚臍眼樣隆起,直徑約0.5厘米左右,好發于胃竇,其次是胃體下部。多散在分布,數目多少不一。
萎縮性胃炎:胃粘膜紅、白相間,以白為主,范圍可大可小,也可呈片狀分布,粘膜下血管網透析可見。胃粘膜皺壁變細變薄,有時在粘膜上可見上皮細胞增生形成的細小顆粒。
以上慢性胃炎的胃鏡表現癥狀僅供參考。
(責任編輯:翟福娣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