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盤的3種常見影像檢查方法
腰間盤的疾病有所不同,為了能夠更準確的找出癥狀是需要做一些影像檢查的。現如今,的影像檢查方法有很多,如何選擇適合腰間盤的檢查方法呢?下面就來一起看看腰間盤的3種常見影像檢查方法是哪些吧。
腰間盤的疾病癥狀
腰痛:90%以上的患者均有這種表現。其疼痛范圍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性的鈍痛最為常見。平臥位時疼痛可減輕,站立位及坐位時,這種疼痛可以加重。
腰間盤下肢放射痛:可以沿著下腰部、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前或后外側至足跟。疼痛性質以放射性刺痛為主。下肢放射痛可以先于腰痛發生,亦可能在腰痛癥狀出現后出現,這兩種情況因人而異。
腰間盤功能減弱表現:由于神經根的損害,導致了其支配的體感區的感覺及運動功能減弱甚至喪失。常見表現有:皮膚麻木、發涼、皮溫下降等等,嚴重時出現肌肉萎縮甚至肌肉癱瘓。
然而,適用于腰間盤疾病的影像檢查有哪些呢?
腰間盤的3種常見影像檢查方法
CT檢查:盤源性腰痛"的患者,椎間盤的三層纖維環出現破裂,但是形態上變化不大,好比輪胎的鉛發絲斷裂,但是外形卻沒有變化,所以CT檢查看見椎間盤正?;蜉p度膨出。
MR檢查:在正常時,人體的椎間盤含有70%-80%的水分,盤源性腰痛患者的椎間盤處在退變的基礎上,退變的椎間盤病理生理的表現多樣化,但是主要表現為脫水,MR檢查能清晰的看到脫水的椎間盤在T2加權相表現為低信號,又稱為“黑色椎間盤”,而正常椎間盤含有水分表現高信號,又稱為“白色椎間盤”。盡管MR檢查可以看見“黑色椎間盤”但是并不代表這個椎間盤的纖維環就是有破裂。CT檢查僅僅是膨出,MR檢查僅僅是“黑色椎間盤”。CT和MR檢查卻不能明確診斷盤源性腰痛。
椎間盤造影:椎間盤造影可以明確椎間盤的纖維環是否有破裂。椎間盤的組織結構好比個雞蛋,蛋黃好比髓核,蛋白好比纖維環,在CT和“C”臂機透視下,穿刺針進入髓核內,注入造影劑,如果注射時感到壓力大,造影劑計量僅僅0.5ml,造影劑又聚集在蛋黃內(髓核內),說明椎間盤的纖維環完整,沒有破裂。如果造影劑計量>0.5ml,見到造影劑達到纖維環內,說明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造影劑計量越大,說明椎間盤的維環破裂的程度越明顯。
腰間盤的影像檢查應該如何選擇應聽醫囑。
(責任編輯:黃燕鳳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