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血管瘤?血管瘤的4大影像學檢查方法
如何檢查診斷血管瘤?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多見于嬰兒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對于血管瘤的診斷檢查,常用的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有X線檢查、CT檢查、超聲檢查、核磁共振顯像。
血管瘤的影像學檢查
1、 X線檢查:多用于骨骼血管瘤的檢查。
2、 CT檢查:CT檢查可以很好地顯示靜脈畸形中的靜脈石,但病變本身若無強化,則難以顯示病變與周圍結構的關系。近來出現的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可多角度、立體顯示病變范圍、血供特點及與鄰近血管、肌肉、骨關節等結構的關系。
3、 超聲:超聲能清晰顯示淺表軟組織腫塊 區分囊性與實性,彩色多普勒可顯示瘤體動、靜脈分布,內部細微結構及各自不同的特征,對多數淺表血管瘤,可作出診斷,是診斷血管瘤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方法 ,但超聲檢查不能準確反映血管瘤范圍及與周圍組織關系。當周圍組織與腫瘤回聲接近時,難以分辨。
4、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清晰顯示病灶范圍及與周圍軟組織關系,并能區分不同類型血管瘤,可分別或同時顯示動、靜脈,對軟組織血管瘤的診斷和鑒別有重要價值,具有無創、無輻射等優點。由于MRA對軟組織顯影清晰,一般無需造影劑即能清晰顯示血管病變,常代替血管造影而作為重要的診斷依據。
不同血管瘤癥狀的多種檢測方式
1、毛細血管瘤:有經驗的醫生,對于皮表的毛細血管瘤,通過眼觀手摸,憑經驗即可確診。
2、海綿狀血管瘤:一般位置比較表淺的海綿狀血管瘤,癥狀比較典型,有經驗的醫生通過眼觀、手摸也可以確診。對于位置比較深的海綿狀血管瘤由于表明癥狀不明顯,可通過超聲檢查、X線檢查等確診,如果是海綿狀血管瘤對于周圍正常組織器官有損害,或者引起了并發癥等,可通過CT、核磁共振等檢查血管瘤的危害程度。
3、蔓狀血管瘤:大部分蔓狀血管瘤對于有經驗的專科醫生來說通過癥狀表現可以確診,輔助檢查一般有彩超、血管造影、CT、核磁共振等。
4、其他:血管瘤的檢查方法還有穿刺、超導介入消融術檢查、病理檢查等,根據不同的病情需要選擇不同的檢查方法,一般在有經驗的血管瘤醫生的指導下,可避免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檢查,節省時間和金錢。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治療牙周炎用哪些藥效果較好
2024-10-22下體有異味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尿糖高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糖尿病嗎?
2024-10-22宮頸腺體囊腫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2身上起紅疙瘩用哪些藥治療較好
2024-10-22腎虛陽痿可用哪些藥緩解,見效快的藥有
2024-10-22月經干凈后通常多久會排卵
2024-10-22早泄和陰莖短小的有效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