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診斷口腔癌?口腔癌的影像學檢查
口腔癌是發生于口腔的惡性腫瘤的總稱,是頭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對于這種腫瘤,該如何檢查呢?就影像學方法來說,可以通過X光檢查來顯示口腔癌是否長到了上下頜骨上面,通過CT、MRI或PET/CT等檢查來看口腔癌細胞對口腔里面其他器官和組織的侵犯。
口腔癌的影像學檢查
放射性核素檢查除能提供舌甲狀腺、口腔癌骨轉移信息外,在診斷口腔癌本身中尚少見應用。超聲波檢查在口腔癌中亦少見應用。X線平片及斷層攝影在口腔癌侵犯上、下頜骨及鼻腔副鼻竇時能提供較多有價值的信息,但對口腔癌的定位信息、腫瘤侵犯范圍特別是侵犯原發灶周圍軟組織的情況尚不能滿足臨床醫生診斷與制定治療計劃時的需要。CT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彌補了上述要求,但CT不應作為常規的檢查手段,應在取得詳盡病史、體檢及其他檢查材料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應用。
口腔癌病人,特別是病灶位于口腔后部者有張口受限,即張口后上、下門齒間距不到4~5cm,伴舌、下唇麻木者宜作CT檢查。CT可清晰顯示出下頜骨、翼內板、翼外板、翼內肌、翼外肌、顳肌、嚼肌及由它們所形成的各種筋膜間隙。這些結構,特別是翼內肌及翼頜間隙的變形消失常是口腔癌向咀嚼間隙侵犯引起張口困難的直接證據。
少數口腔癌可沿神經侵犯,其中以硬腭腺樣囊性癌的表現最為突出。硬腭塊物雖不大,但已有上唇麻木等上頜神經受侵的癥狀時,如作CT檢查可見翼腭窩擴大、脂肪消失,有時還可見到圓孔擴大、翼板根部破壞。若癌腫沿三叉神經各分支順行,還可見眶下神經管擴大及眶尖部腫瘤。因此遇有口腔癌病人有三叉神經,特別是第2支上頜神經癥狀時,應著重于作翼腭窩及其周圍的CT檢查。有些情況下,篩狀結構多的腺樣囊性癌在CT中可顯示出篩狀的低密度區。
提醒:口腔癌的確診需要進行活檢。
發現口腔癌怎么辦?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是口腔癌治愈的主要手段。發現口腔癌或懷疑患口腔癌者,應盡早到較大的二級或三級醫院的口腔科或口腔頜面外科就醫,有專科醫生指導,早期口腔癌的規范治療其5年生存率可達到60%以上,切忌到諱疾忌醫,麻痹大意,拖拖拉拉,有病亂投醫,聽信偏方,而貽誤早期治療的時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治療牙周炎用哪些藥效果較好
2024-10-22下體有異味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尿糖高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糖尿病嗎?
2024-10-22宮頸腺體囊腫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2身上起紅疙瘩用哪些藥治療較好
2024-10-22腎虛陽痿可用哪些藥緩解,見效快的藥有
2024-10-22月經干凈后通常多久會排卵
2024-10-22早泄和陰莖短小的有效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