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需要做什么檢查?MRI可找到痛經原因
很多女性都有痛經的經驗,如果長期痛經嚴重的話,你可能需要做一些檢查來找到原因幫助治療。那么,檢查痛經的方法都有哪些呢?就影像學來說,又有哪些檢查方法是對痛經有幫助的?
磁共振顯示正常子宮壁結構
隨著MRI檢查的快速發展及臨床應用的廣泛普及,使得MRI在婦科疾病中的輔助診斷價值日益受到臨床的重視,由于其顯著的軟組織分辨力、任意方位的斷層成像及多種掃描序列互為補充,使得子宮腺肌癥無處藏身,暴露無疑。文獻報道MRI診斷子宮腺肌癥特異性66%~91%,敏感性88%~93%,顯著高于超聲檢查。T2WI可以清晰的顯示子宮的四層結構(內膜、結合帶、肌層、漿膜層),子宮內膜由宮腔向宮壁異位的通道會發生形態變化,該途徑的結合帶變模糊,子宮內膜基底部變毛糙。彌漫型:表現為子宮體積增大,結合帶彌漫性增厚,厚度大于12mm,與正常肌層分界不清,其內可見彌漫性分布的斑點狀高信號或低信號。局限型:子宮結合帶局限性增厚,在T2WI上肌層內可以發現內膜島呈斑點或圓點狀高信號,散在分布,若島內出血較多,則在T1WI上也呈高信號。
對于子宮腺肌癥引起的頑固痛經,其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藥物治療;臨床需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等綜合因素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因此,明確診斷是治療的前提,以往臨床如超聲檢查陰性,往往需要宮腔鏡來明確診斷,而MRI檢查為子宮腺肌癥的診斷開辟了一種全新的無創性檢查手段,具有更高的組織對比和軟組織分辨力,且不受腸蠕動、腸氣的干擾,不僅能發現超聲難以診斷的局灶性子宮腺肌癥,準確的定性、定位,還能夠清晰的顯示肌層受累范圍及周圍組織的受累情況,給予綜合全面的影像信息。
B超對痛經的檢查
痛經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后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后,針對原因進行。B超僅僅能從影像學排除器質性病變。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治療牙周炎用哪些藥效果較好
2024-10-22下體有異味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尿糖高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糖尿病嗎?
2024-10-22宮頸腺體囊腫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2身上起紅疙瘩用哪些藥治療較好
2024-10-22腎虛陽痿可用哪些藥緩解,見效快的藥有
2024-10-22月經干凈后通常多久會排卵
2024-10-22早泄和陰莖短小的有效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