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影像學檢查?一些常見病的最佳檢查項目
到醫院看病,X光、B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項目對人們來說并不陌生,面對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檢查項目,你是不是有種“懵逼”的感覺?不知道該選擇哪種檢查適合自己?今天,我們就來解答下這個問題,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見病的最佳檢查項目。
一些常見病的最佳檢查項目
臨床骨科(如外傷骨頭)——粗看X光片、細看CT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最佳選核磁、次選CT
胸部臟器(心臟、主動脈、肺、胸膜、肋骨等),尤其是肺部的檢查——大致了解看X光片,細致分析選CT
早期肺癌——胸部CT檢查對于確診有決定性意義。
腹部盆腔——除腸道外,一般選擇超聲檢查
檢查膽道疾病——選擇超聲檢查是最佳
膽囊結石——B超一般準確率在95%以上
膽囊炎癥、膽囊腫瘤、肝硬化、脂肪肝、脾腫大、肝癌、腸道病變——B超檢查
孕期——B超檢查
心臟——排除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聲
心肌梗死——心臟核磁能準確顯示心臟房室腔大小、室壁厚度。
肝癌、肝血管瘤、胰腺癌、前列腺癌等腫瘤診斷——多用CT
原發性肝癌——適合核磁檢查
關節、肌肉、脂肪組織檢查——首選核磁
肌肉和軟組織疾病——適合核磁檢查
神經、脊髓等椎管內軟組織、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腰椎間盤后突——核磁檢查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X光、B超、CT、核磁共振這四種常見影像學檢查的區別吧。
X光、B超、CT、核磁共振的區別
X光:像把面包壓扁了看
光會穿過人體,遇到被遮擋的部位,底片上不會曝光,洗片后這個部位就是白色的。
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塊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纖維紋理,但用手壓癟了會清晰一些。X光最大缺點是受制于深淺組織的影像相互重疊和隱藏,有時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攝X光片。
CT:像把面包切片看
CT的檢查原理是X光會分層穿過人體,之后通過電腦計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來看。優點是可以分層看,經計算后可以顯示出更多的組織信息。
B超:像挑西瓜前敲一敲
B超的原理是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通過計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樣,邊敲邊看顯示病灶情況。
核磁共振(MRI):搖一搖再看
核磁共振機使用較強大的磁場,使人體中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一致,這時核磁共振機的磁場突然消失,身體中水分子的磁力線方向,突然恢復到原來隨意排列的狀態。簡單說就相當于用手搖一搖,讓水分子振動起來,再平靜下來,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動。所以,核磁共振(MRI)也被戲說為是搖搖看的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各種疾病適應的檢查項目只是對一般情況來說的,具體還需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疾病狀況來選擇,建議聽從醫生的指導。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如何判斷處女膜是否已經破裂
2024-10-22產婦產后十八天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尿頻尿急陰道癢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如何徹底清除尖銳濕疣?
2024-10-22怎樣判斷是不是懷孕了
2024-10-22人流第四天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2024-10-22三年前有過一次高危,現在該怎么辦?
2024-10-22肩腓肌萎縮癥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