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警惕高血壓性腦出血 腦出血的CT表現
當下正是春天季節,高血壓患者要警惕腦出血。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常發生于50~70歲,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對于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診斷,CT可以確診。下面,我們主要來了解下高血壓性腦出血不同時期的CT表現。
高血壓性腦出血的CT表現
1、急性期 血腫密度為均勻一致的高密度,CT值55~90Hu,這與血紅蛋白對X線的吸收高于腦實質有關,且外溢血液因容積較大,故在CT上顯影。血腫形態多為腎形,其次為類圓形、不規則形。血腫周圍低密度水腫,第1d內可不出現, 以后逐漸明顯,出現占位效應,這與血腫內血凝塊收縮以及血腫壓迫周圍腦組織缺血、壞死和水腫有關。
2、吸收期 血腫內紅細胞破壞,隨著血紅蛋白的分解,血腫密度逐漸減低,小的血腫(體積<5ml)密度下降較快,20d或更早就變成等密度,大的血腫在第3~5周變為等密度至低密度。演變過程為高密度血腫向心性縮小,表現為血腫周圍低密度影逐漸擴大,邊緣模糊,同時中心區密度逐漸降低,血腫周圍水腫在出血2周內最明顯,范圍最大,占位效應較重,以后水腫及占位效應逐漸減輕。
3、囊變期 壞死組織被清除,較小的血腫由膠質及膠原纖維愈合;大的血腫則殘留囊腔,呈腦脊液樣密度,基底節的囊腔多呈條帶狀或新月狀。 CT檢查快速、方便、準確、安全,一經CT檢查確診,無需再作其他檢查,為患者爭取時間及時治療;CT檢查直接顯示腦內血腫大小、數目及準確部位,并可計算出血腫體積和出血量; CT除了可準確發現血腫的位置、大小及范圍,并可觀察其動態變化,根據血腫不同時期的大小、形態及密度變化判斷血腫分期。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使治療方案的制訂更為合理。
相關: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表現
高血壓性腦出血常在活動時、激動時、用力排便等時刻發病,起病急驟,往往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病情發展到高峰。臨床表現視出血部位、出血量、全身情況等因素而不同。一般發病為突然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并且多伴有躁動、嗜睡或昏迷。血腫對側出現偏癱、瞳孔的變化,早期兩側瞳孔縮小,當血腫擴大,腦水腫加重,遂出現顱內壓增高,引起血腫側瞳孔散大等腦疝危象,出現呼吸障礙,脈搏減慢,血壓升高。隨后即轉為中樞性衰竭。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如何判斷處女膜是否已經破裂
2024-10-22產婦產后十八天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尿頻尿急陰道癢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如何徹底清除尖銳濕疣?
2024-10-22怎樣判斷是不是懷孕了
2024-10-22人流第四天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2024-10-22三年前有過一次高危,現在該怎么辦?
2024-10-22肩腓肌萎縮癥需要進行哪些檢查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