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臨床如何診斷?看看可能癥狀有哪些
膀胱癌是指膀胱內細胞的惡性過度生長。最常見的過度生長位于膀胱腔內,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人體內,空腔臟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細胞構成。例如你的臉頰內側,胃,腸子,膽囊,也包括膀胱均是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的。每個臟器都有它自己的一類上皮細胞。那么膀胱癌可能的癥狀表現有哪些?臨床又該如何診斷呢?
膀胱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1、尿頻尿急
如果癌細胞侵犯了長在膀胱三角區,則膀胱刺激癥可以稍早出現,如果出現尿痛則已非早期。如果忽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尿痛,就屬于早期膀胱癌的癥狀。
2、膀胱刺激癥狀
癌腫本身的浸潤,癌組織潰瘍,壞死及感染和瘀血塊等均可成為是刺激因素使膀胱肌肉收縮而產生尿意;出現尿頻(8%)、尿急(8%)、尿痛(5%)及持續性尿意感,持續腰脹痛,癌腫侵及括約肌時出現尿失禁。
3、上尿路阻塞癥狀
癌腫侵及輸尿管口時,引起腎盂及輸尿管口擴張積水,甚至感染,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腰酸、腰痛、發燒等。如雙側輸尿管口受侵,可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癥狀。
4、下腹部腫塊
以此為首發膀胱癌癥狀者約占3%,多為膀胱頂部腺癌或其他部位惡性度高的膀胱實體癌。直腸(或陰道)指檢或解及高低不平之硬塊,用以了解腫瘤浸潤膀胱壁的范圍、深度,對腫瘤的分期估計有一定的幫助。
膀胱癌的該如何診斷
1、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可通過三種途徑(經腹、經直腸、經尿道)進行,可同時檢查腎臟、輸尿管、前列腺和其他臟器(如肝臟等)。經直腸超聲顯示膀胱三角區、膀胱頸和前列腺較清楚。經尿道超聲應用不太廣泛,需麻醉,但影像清晰,分期準確性較高。國外報道經尿道超聲判定腫瘤分期并與病理分期相比,結果顯示非肌層浸潤性腫瘤準確率為94%-100%,肌層浸潤性腫瘤準確率為63%-96.8%。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還可顯示腫瘤基底部血流信號,但膀胱腫瘤血流征象對術前腫瘤分期、分級幫助不大。總之,超聲檢查不僅可以發現膀胱癌,還有助于膀胱癌分期,了解有無局部淋巴結轉移及周圍臟器侵犯,尤其適用于造影劑過敏者。
2、泌尿系統平片和靜脈尿路造影(KUB+IVU)
泌尿系統平片及靜脈尿路造影檢查一直被視為膀胱癌患者的常規檢查,本檢查可從形態和功能兩個方面評價尿路情況,對于膀胱癌患者主要是了解并發現并存的上尿路腫瘤。但初步診斷時此項檢查的必要性目前受到質疑,理由是其獲得的重要信息量較少。
3、CT檢查
傳統CT(平掃+增強掃描)對診斷膀胱腫瘤有一定價值,可發現較大腫瘤,還可與血塊鑒別。盡管螺旋CT分辨率大大提高,但較小腫瘤(如《;5mm)和原位癌仍不易被發現,不能了解輸尿管情況,分期準確性不高,腫大淋巴結不能區分是轉移還是炎癥,不能準確區分腫瘤是局限于膀胱還是侵犯到膀胱外,而且既往有腫瘤切除史者可因局部炎癥反應所致的假象而造成分期過高。因此,如果膀胱鏡發現腫瘤為實質性(無蒂)、有浸潤到肌層的可能或了解肝臟有無病變時可進行CT檢查。
4、MRI檢查
傳統MRI對膀胱癌檢查并無明顯優越之處。MRI檢查可了解擴散至鄰近脂肪的腫瘤、淋巴結轉移以及骨轉移情況,甚至可評價除前列腺以外的鄰近器官受侵犯情況。因此,有助于腫瘤分期。動態MRI在顯示是否有尿路上皮癌存在以及肌層侵犯程度方面準確性高于CT或非增強MRI。
在分期方面,應用增強劑進行MRI檢查進行分期,可區分非肌層浸潤性腫瘤與肌層浸潤性腫瘤以及浸潤深度,也可發現正常大小淋巴結有無轉移征象。應用鐵劑作為增強劑可鑒別淋巴結有無轉移。在檢測有無骨轉移時MRI敏感性遠高于CT,甚至高于核素骨掃描。
5、骨掃描
一般不做常規使用。只在浸潤性腫瘤患者出現骨痛,懷疑有骨轉移時使用。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肺部出現陰影是否一定需要手術切除?
2024-10-21兩個多月寶寶的養育需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女兒胃口不好該如何改善?
2024-10-21乳房有點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1寶寶到了年齡還不會走路是什么原因
2024-10-21小孩頭發很黃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酒精對胰腺炎的影響程度如何?
2024-10-21伊曲康唑膠囊能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療?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