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碘治療甲狀腺癌?這種治療方法挺靠譜
甲狀腺腫是臨床常見的體征,可能是生理性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須加以詳細分析與鑒別,以免造成漏診或誤診,同時也須與頸部其他包塊進行鑒別。那么甲狀腺都會有哪些病癥呢?又該如何治療呢?
甲狀腺的病態特征
1、甲狀腺體上發現單個或多個大小不一,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與周圍不粘連,可隨吞咽上下移動,質地較正常腺體略硬,無粘連無壓痛的腫塊,可長期維持原狀或緩慢長大(30歲以上女性較多見)/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甲狀腺腺瘤。
2、早期甲狀腺輕度腫大,質軟,無自覺癥狀,隨著腺體增大,出現結節,腫大嚴重時可出現壓迫癥狀,但甲狀腺功能正常,發病年齡一般在40-50歲或以上,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病史長,常合并有心臟病變/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多結節性甲狀腺腫
3、甲狀腺腺體內的結節與周圍甲狀腺組織分界清楚,直徑一般3-4cm,結節較硬,硬度可超過實質性腫瘤,小囊腫一般無癥狀,巨大囊腫可產生壓迫癥狀/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甲狀腺囊腫
4、起病急,有發熱、咽痛及一側或雙側甲狀腺腫大而較硬,甲狀腺腺體內的結節大小不一,可為單個或多個,質地較硬局部疼痛,并常向耳后,后頭頂部放射,伴有甲狀腺體部位顯著疼痛和壓痛/應去醫院檢查確診,警惕可能是亞急性甲狀腺炎
5、起病緩慢,多見于中年婦女,彌漫性甲狀腺腫大而無結節,或表現為甲狀腺腫大不對稱、表面呈分葉狀(酷似結節),質地如橡皮樣堅韌,無壓痛/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6、起病與發展過程緩慢,甲狀腺腫大可不對稱,結節堅硬且與腺體外鄰近組織廣泛粘連、固定,局部有隱痛和壓痛,伴有明顯的壓迫癥狀,但局部淋巴結不腫大,多見于中年婦女/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慢性纖維性甲狀腺炎
7、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僅甲狀腺腺體內出現硬性無痛性腫塊,表面不平,生長速度較快,形態不規則,活動度差,后期可迅速生長而出現聲音、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壓迫癥狀,局部淋巴結腫大或出現遠處轉移/應去醫院檢查確診,警惕可能是甲狀腺癌,甲狀腺轉移癌。
如何治療甲狀腺疾?。?/strong>
核射線有殺傷細胞的能力。用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是內服同位素療法中最成功的例子。短期治療無效,至少應在半年以上。絕經前婦女及男性可用較大劑量(將TSH抑制在0.1mU/L以下)抑制治療一年以上。若結節縮小,可將甲狀腺素減量長期服用,將TSH維持在正常低限。結節增大者停止治療,可直接手術或重新穿刺評估;結節無變化者也停止治療,僅隨訪觀察。
對絕經后婦女應注意甲狀腺激素對骨代謝的不利影響。應先短期(6-12月)隨訪,若結節無變化或縮小,僅予隨訪不必采用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經隨訪后結節增大者再行抑制治療,一般初始劑量宜偏小,將TSH抑制在低于正常但又可測得的范圍(0.1一0.5mU/L)。治療一年后停藥觀察。停藥后結節增大者重新甲狀腺激素治療將TSH抑制在正常低限,可長期服用。結節無變化或縮小者僅定期隨訪。在抑制治療中結節增大者直接手術或重新穿刺評估。
放射碘是如何治療甲狀腺的
自從放射碘療法的出現,甲狀腺癌癥成為治愈率最高的一種惡性腫瘤。但是這種方法往往與常規的甲狀腺藥物難以并存,因此治療方法往往引發嚴重的副作用,例如甲狀腺機能退化癥狀--能夠導致疲勞、抑郁和其它不適感。
一般來說,在進行放射治療前,甲狀腺癌病人必須停止服用甲狀腺激素藥物6周。甲狀腺藥物的停止使用后,身體會產生促甲狀腺激素(THS)。在放射治療時,TSH促使任何殘留或轉移的甲狀腺細胞快速的吸收放射性碘,從而使癌變細胞吸收放射性分子。而新技術避免了甲狀腺機能退化的發生,而且治療期間血液和骨髓中的放射水平保持在安全閾值之下。
在新的方法中,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經過遺傳加工的天然激素(也就是重組人類促甲狀腺激素rhTSH)來刺激癌變細胞快速吸收放射性碘,而不是用停止服用甲狀腺藥物的方法進行刺激。這種新技術也增加了放射性治療的安全性并且使放射治療效果更佳。
原因是機體沒有出現甲狀腺機能退化時,身體能夠更高效的完成這個過程并且快速排泄掉未被吸收的放射物質。試驗由14名病人參加,結果表明病人對rhTSH的耐受性較好:沒有任何人出現中毒癥狀,也沒有人出現甲狀腺機能退化癥狀。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肺部出現陰影是否一定需要手術切除?
2024-10-21兩個多月寶寶的養育需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女兒胃口不好該如何改善?
2024-10-21乳房有點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1寶寶到了年齡還不會走路是什么原因
2024-10-21小孩頭發很黃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酒精對胰腺炎的影響程度如何?
2024-10-21伊曲康唑膠囊能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療?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