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小肝癌和大肝癌?這些檢查可診斷
肝癌分為大肝癌和小肝癌。小肝癌相對于大肝癌來說容易治愈,但由于小肝癌癥狀與大肝癌癥狀不同且不太明顯,平常很難被測出究竟是患了小肝癌還是大肝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醫師駱抗先教授此前在家庭醫生在線專家答疑平臺上曾明確提到,做這些檢查可診斷是患小肝癌還是大肝癌。
什么是小肝癌、大肝癌?
駱教授表示,小肝癌指直徑1~2公分的單個癌結節,大多數惡性程度較低,還沒有向周圍肝組織轉移,是原位的小病灶。
如果癌腫超過2公分,極大多數會高度惡性,10%有顯微衛星瘤灶,25%在周圍的門靜脈中已有癌細胞。大肝癌患者才有腹痛、腹脹、消瘦等典型癥狀,發展很快,不治療生存期只有幾個月到1年。
小肝癌的生長并不迅速,自腫瘤發生至出現明顯癥狀可能1年或更長。小肝癌的患者大多數沒有癌腫癥狀,只有肝炎和肝硬化的表現,起病隱匿,常常是體檢查出來,自己也感到很意外。當前影像學已可檢出很小的肝臟結節性病變,從而能作出小肝癌的早期診斷。
做哪些檢查可診斷出小肝癌或大肝癌?
駱教授認為,在肝癌的高危人群中進行定期檢查叫做篩檢,使小肝癌能早期診斷,是當前爭取根治的惟一措施,高危病例在有生之年都要進行篩檢。篩檢的方法有兩項:B超和甲胎蛋白。
B超可以查出70%的小肝癌,太小的癌結節看不到會漏診;但B超診斷的癌結節也可能誤診,至少有10%不正確,把一般的硬化結節錯誤診斷了,甚至并不是結節,只是某一條件構成的假象。有經驗的操作者和良好的裝備也只能檢出75%~95%的3~5公分和60%~70%的2公分病灶。B超檢查出來的癌結節都需要用CT或磁共振來確診。
甲胎蛋白(AFP)檢出率和血清水平與癌體大小相關,小肝癌即使甲胎蛋白增高,幅度也較小,大多數患者血清每毫升低于200納克,在慢性肝病僅憑甲胎蛋白檢測會漏診許多肝癌。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慢性肝病患者的甲胎蛋白會增高。由于甲胎蛋白有較高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必須結合B超和肝病類型,可以作為進一步檢查的警示,對早期診斷仍有重要意義。
駱教授表示,任何一種檢查項目都會漏診,說明需聯合應用以提高檢出率,臨床常規用腹部B超和血清甲胎蛋白篩檢肝癌。對甲胎蛋白增高的病例,B超并不能完全除外肝癌的診斷,須進一步做CT或磁共振檢查。
駱教授建議,根據小肝癌生長速率,由不能檢出至能檢出的時間,不同病例間有很大差異,自1個月至數年,當前一般定期每6個月監測1次。
小肝癌和大肝癌能夠治愈嗎?
不是所有的肝癌都能治愈,只有小肝癌(直徑1~2公分)才能根治。腫瘤結節很小,完全限定在發生的原來位置,沒有腫瘤細胞進入到周圍的門靜脈,或跑到外圍的肝組織中去。因為腫瘤細胞只限定在小結節中,只要把小結節切除或破壞,肝臟組織中沒有腫瘤細胞存留,就不會復發,當然是根治了。
他表示,如果瘤結節的直徑小于1.5公分,瘤細胞幾乎都在原位,當然可以根治。如果瘤結節的直徑1.5~2.0公分,切下的肝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10%已有小衛星腫瘤病灶,25%在附近的門靜脈中有腫瘤細胞,還有75%的患者能夠根治。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徐穎欣 )
專家答疑
發燒了該怎么辦?
2024-10-21哺乳期間進行性生活有無懷孕可能?
2024-10-21孩子今天吃奶老是吐奶是什么原因?
2024-10-21女性小便刺痛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產后應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調理
2024-10-21流產后能否吹風扇?
2024-10-21剛生寶寶后奶水不足應如何改善
2024-10-21孕婦是否可以使用脫毛膏?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