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檢查危害大或致癌 如何將危害降到最低
X線作為目前醫院常用的診斷手段,極大地提高了醫生的診斷準確率和治療效果。但是,由于X線輻射具有致癌的風險,因此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屬驚恐。那么,X線輻射到底有多大,必要時到底要不要接受X線的檢查?
臨床檢查輻射有多大?
射線輻射量參考值:胸透一次大約1.1mSv(輻射計量單位);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檢查要接受的輻射量為0.01mSv,腹部為0.54mSv,骨盆為0.66mSv,腰椎為1.4mSv,上消化道為2.55mSv。CT的輻射的大小根據部位而不同,胸部CT為8mSv;腹部CT為10mSv;骨盆CT為10mSv。而
輻射的有害效應分為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性效應,確定性效應有閾值,嚴重程度取決于劑量多少。對于隨機性效應而言不存在劑量閾值,也就是說單次照射即使受照的劑量大,也不一定出問題,具有隨機性。人體對輻射照射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人體最多能承受7Sv輻射。輻射總危險度為0.0165/Sv,也就是說,身體每接受1Sv(1Sv=1000mSv)的輻射劑量,就會增加0.0165的致癌幾率。
那么,面對X線檢查對人體有輻射,醫生診斷疾病時又必須應用這種情況,如何去合理地應用它,并將其危害程度減少到最小呢?
如何合理利用將其危害減少到最小
醫務人員開展影像檢查時,都會注意對患者的防護,對X線拍片或CT檢查時所用劑量都是很小的,僅限在安全劑量之內。
患者也應當不斷加強對X線的認識,從而和醫生更好地合作,共同減少它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做X線檢查時,有些檢查需要醫生逐漸調節壓力,讓受檢者感到一些疼痛,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因此受檢者不必有“我的身體是否有異常”的猜疑,醫生會告訴受檢者真實的結果。年老和行動不便者做X線時,要留有家屬陪同,但要壓縮到最低限,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壓抑氛圍。尤為重要的是,要嚴格控制X線檢查的首選適應癥,尤其對育齡婦女、孕婦及嬰幼兒要盡量避免首選X線檢查。特別指出的是,在女性懷孕期間,請不要做X線檢查!避免卵細胞或受精卵受到損傷,而引起胚胎發育不良,造成胎兒出生后先天異常、畸形、智力低下、肢體缺損等。
總之X線檢查有利有弊,合理運用、自我防護,則利大于弊。否則弊大于利。這需要醫患雙方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共同利用好“有害”的X線檢查。
(責任編輯:莊閑婷 )
專家答疑
尋找治療抑郁癥的好醫院
2024-10-21宮頸糜爛治療后多久能要寶寶
2024-10-21產后 37 天惡露仍帶血色正常嗎?
2024-10-21妊娠期服用環丙沙星的影響有哪些
2024-10-21發生性行為后會懷孕嗎?
2024-10-212011 年患病至今未重視,現痛苦難
2024-10-21孕婦懷孕初期哪些食物不宜吃?
2024-10-21清宮后多久可以進行性生活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