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外頸動脈瘤應該怎么診斷?有哪些步驟?
雖然根據病史和體格檢查可能懷疑顱外頸動脈瘤的診斷,但確診則依賴于影像學檢查的動脈瘤發現。進一步評估的目標是確定動脈瘤的病因,這在某些患者中可能困難。超聲是評估大多數頸部腫塊的初始影像學檢查手段,但通常需高級影像學檢查來進一步明確動脈瘤,如直徑、血栓、顱內循環和側支循環,在大多數腫瘤診斷中心中,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已經取代了傳統基于導管用于診斷目的的動脈造影術。
顱外頸動脈瘤的診斷有哪些步驟?
一、頸動脈的影像學檢查
1、超聲
超聲是所有搏動性頸部腫塊的初始影像學檢查手段。在超聲檢查中,假性頸動脈瘤可能有大量的血栓形成、僅有少量血流,或可能表現為大面積的血流渦流、幾乎沒有血栓。然而,在頸部的假性頸動脈瘤中,頻譜多普勒檢查一般應可見往復流動的血流模式。頸部是將頸動脈與假性頸動脈瘤腫塊樣病變相連的區域。
2、CTA或MRA
CTA或MRA是確診性影像檢查,能夠評估動脈瘤增大的程度、血栓的形成、動脈瘤及其包繞結構的關系。多排探頭三維CTA和磁共振成像可重建為三維的圖像,可提供額外信息,也可比血管造影術提供更多細節。
3、動脈造影術
對于顱外頸動脈瘤的診斷而言,動脈造影術不再必要,然而,當有必要進行球囊閉塞試驗來評估側支循環時,動脈造影術就對顱外頸動脈瘤的處理仍有作用,因為術前球囊閉塞試驗有助于判斷頸動脈結扎是否可行。在球囊閉塞試驗期間,推進球囊導管進入頸動脈內并對球囊充氣,對患者監測數分鐘,觀察是否有神經系統功能的改變。如果患者保持穩定且無神經系統癥狀,那么在不可能血運重建時,可選擇頸動脈結扎或者閉塞。
二、進一步評估
應常規行腦部影像學檢查評估腦內灌注,并識別既往梗死病灶。應評估真性頸動脈瘤患者是否有其他的動脈瘤。在施行頸動脈瘤手術之前,應對存在發音障礙的患者進行耳鼻喉科的相關檢查,可包括喉鏡檢查。
顱外頸動脈瘤的進一步評估還應包括篩查其他動脈瘤。真性顱外頸動脈瘤常常伴有其他血管的動脈瘤。24%的真性動脈瘤患者伴有其他血管的動脈瘤,最常見的是腹主動脈瘤,26%的顱外頸動脈瘤患者還共存有腹主動脈瘤。其他動脈包括胸主動脈、髂動脈、股動脈和鎖骨下動脈,也可出現共存的顱內頸動脈瘤。
(責任編輯:詹遠 )
專家答疑
牙裂開最好的治療方法
2024-10-21美國牙齒種植體牌子有哪些
2024-10-21iti種植牙價格多少
2024-10-21裝假牙什么材質好又便宜
2024-10-21拔了牙齒一般要痛幾天
2024-10-21寶寶肚子咕嚕咕嚕響是什么原因?
2024-10-21小孩吃藥困難,能把藥放爽歪歪里一起喝
2024-10-21如何改善寶寶不好的睡覺習慣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