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位新老專家及同道見證雙十輝煌
2012年11月10日,《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雜志創刊二十周年慶典活動上,為雜志作出卓越貢獻的老一輩專家教授、為雜志發展而努力耕耘的編委和審稿人以及來自廣東省和全國的同道近三百人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和見證雙十輝煌。[詳細]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20周年慶雜志創刊
時間地點:2012年11月10日于廣東東莞支持媒體:家庭醫生在線影像頻道
2012年11月10日,《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雜志創刊二十周年慶典活動上,為雜志作出卓越貢獻的老一輩專家教授、為雜志發展而努力耕耘的編委和審稿人以及來自廣東省和全國的同道近三百人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和見證雙十輝煌。[詳細]
雜志創刊二十周年慶典上,遠在澳洲的方昆豪教授(第一任總編輯)、陳劍魂教授(第一任編輯部主任)通過視頻傳達了對雜志的美好祝愿。多位專家和編委也通過視頻祝福雜志周年慶。[詳細]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創刊二十周年慶典上,《中華放射學雜志》編輯部高宏主任親到現場并上臺致賀詞,且代表《中華放射學雜志》贈送賀詞。賀詞為:“雄居羊城勵精圖治二十載,成績斐然胸懐華夏,傳承創新跨世紀大展宏圖”。[詳細]
“憑影像之光,耀仁術之途”!二十周年之際,《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雜志現任常務總編輯楊建勇教授寄語雜志,敦促雜志躍向更高、更遠,并表達對各界同仁的感激之情。[詳細]
慶典之際,為表彰對雜志作出卓越貢獻的老一輩專家以及給予雜志大力支持的審稿人,特設資深專家、優秀審稿人獎項,并由專家評審出十佳“優秀論文”獎。以下為獲獎者詳細名單。[詳細]
(1) 1992年8月創刊,當時為季刊,膠版紙, 48內頁,正式標準刊號:CN 44-1391/R
(2) 當時的中華放射學主任委員劉玉清院士、國內著名的影像醫學專家劉子江教授、吳恩惠教授、中山醫科大學校長盧光啟教授紛紛發來了賀詞。
2000年第1期改大16開本、銅版紙印刷實現圖文混排、換封面
2001年,中山醫科大學與中山大學合并,雜志主管由衛生部變更為教育部;2001年第3期首次實現彩色圖文混排
2004年,雜志進入數據庫和檢索系統,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
2005年第1期再次更換封面
2006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并申請到國際期刊代號 ISSN 1005-8001
2009年,內頁加至56頁。2009年第6期采用IR字母為主的LOGO
(1) 2010年,內頁加至64頁,開始出專刊
(2) 2010年,《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雜志進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核心版
2012年,內頁加至80頁; 2012年,雜志創刊二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