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肩周炎的發生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了麻煩,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肩周炎需要抓緊治療,不然會落下病灶反復發作,影響工作生活。
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本病早期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后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并逐漸加重,晝輕夜重,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周炎的中醫治療方法,可以多采用穴位按摩,放松緊張疼痛部位,也可以采取食療+熱敷的方式進行治療。
中醫治療肩周炎方法:
1、穴位按摩:指壓集中于肩膀前后的一些重要的穴位,比如肩井、肩隅、肩貞等。需要提醒的是,肩周炎會伴有肩膀虛冷,因此進行指壓按摩之前,從頸部到肩膀,先用熱毛巾蒸一遍以加強效果,平時也要注意預防肩部虛冷。當然,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點,最好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推拿按摩。
2、中藥:可以辨證選用活血化淤的中藥;也可以選用活血化淤、舒筋活絡、消腫散結的中藥直接熱熨、熱敷。
3、拔罐:拔罐工具有多種,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膠罐等,甚至家里的罐頭瓶也可以用于拔罐。醫院里一般使用玻璃罐,它光滑透明,可以透過玻璃觀察罐內皮膚充血、淤血、起泡及放血時的出血情況,所以使用得最多。家里一般適合使用橡膠罐,因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就能吸住,一般是覺得哪里痛就拔哪里,非常容易掌握,但它沒有用火,少了一個重要的環節,效果就要差一些。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每次選兩個穴,交替使用。
4、刮痧:刮痧板有多種,傳統的方法是使用牛角板,但是其在消毒時,易發生斷裂,在醫療機構中多不使用。我們一般采用玉制板,易于消毒。可反復使用。刮痧時,應在施術部位多多涂抹刮痧油,減少刮時對皮膚的損傷,并能加強活血化淤、疏通經絡的作用,常選用的經絡有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每周可刮1—2次。
肩關節鍛煉可試“八段錦”: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墻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
2、手指爬墻--患者面對墻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3、體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并向上牽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鐘,然后回原處,反復進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動,2分鐘后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
6、梳頭--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
7、頭枕雙手--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后再盡量外展。
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遍。
(責任編輯:朱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