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大便次數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干結時稱為便秘。但有少數人平素一貫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狀正常,此種情況不應認為是便秘;對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變為2天以上或更長時間始大便1次時,應視為便秘。對便秘患者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尋找發生便秘的原因。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如何辯證便秘的分類及其相關的藥物應用。
1、若大便艱澀,難以排出,便質或干或不干,畏寒肢冷,腹中冷氣攻痛或腰脊冷痛者屬陽虛冷秘。
治宜溫通開秘。方選濟川煎(當歸,肉從蓉、牛膝、升麻、枳殼、澤瀉)可加首烏、核桃肉、肉桂。若陰寒較甚,可配服半硫丸。
2、如出現大便干結或不干結,欲便不得,排出不暢,每于情緒不好時便秘加重,伴有胸脅痞滿,腹中脹痛者屬于氣秘。
治宜順氣行氣。方選六磨湯(幟實、木香、烏藥、沉香、檳榔、大黃)。另可根據病情配加梔子、瓜蔞、桃仁、杏仁、赤芍等。
3、如出現大便干結,排便困難,排便間隔時間延長,伴有口臭口苦,心煩易怒,腹脹納呆,小便短赤者屬于熱秘。
治宜泄熱通腑,或清熱潤腸。泄熱通腑用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甘草);清熱潤腸用麻子仁丸(大黃、枳實、厚樸、麻仁、杏仁、白芍、白蜜)。如便干行澀、肛裂出血,可加地榆、槐花;如腹脹納呆,可加大腹皮、焦四仙;如目赤口苦、脈弦滑可配用更衣丸或當歸蘆薈丸。
4、如年高體弱、或久病之人,雖有便意,但臨廁努掙乏力,排便艱澀不暢,便質并不干結,便后汗出氣短者屬氣虛便秘。
治宜健脾益氣。方選黃芪湯(黃芪、甘草、陳皮、麻仁、白蜜)。若氣虛下陷,肛門墜迫,屢欲登廁而虛坐努責不下時,可加升麻、柴胡等。
5、如產后或手術后大便干燥如球,便次雖然正常,但排便不暢,伴有頭眩心悸、面色少華者為血虛便秘。
治宜養血潤燥。方選潤腸丸(當歸、生地、桃仁、火麻仁、枳殼)。如兼有腰脊酸軟,經少色淡者加制首烏、肉蓯蓉等。
除了吃相關的藥物,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小細節:
1、每日至少喝8杯水,尤其在食用高纖維食品時,更應注意保證飲水;
2、多吃新鮮蔬菜,增加飲食中纖維的攝取量;
3、每天加食糠皮、麥麩等,以擴充糞便體積,促進腸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
4、每天早上起來空腹喝溫水沖的蜂蜜水、蜂蜜對腸道有潤滑作用;
5、增加B 族維生素食品的供給,盡量選用天然、未經加工的食品,如粗糧、豆類、酵母等,以增強腸道的緊張力;
6、多吃芹菜、核桃仁、熟香蕉、核桃、柚子、蘋果、葡萄柚、糙米、胡蘿卜、紅薯等。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便秘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情況,主要是上火或者飲食疏于調整就會引發便秘問題。想要根治便秘一般可以選擇中醫治療方法,但是在治療的時候就需要首先……詳細>>
出現便秘情況怎么辦,未必先要急著服用藥物幫助排便,試試看便秘按摩方法,幫你緩解便秘狀況,既簡單,而且還沒有副作用,一起來看看吧。中醫方面……詳細>>
對于便秘,很多人都自己買藥吃,中醫認為,便秘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辨證治療慢性便秘的方法。詳細>>
秋季是便秘的高發季節,這是因為天氣干燥,空氣中的水分減少,身體缺水,同時人容易精神緊張、上火、睡不好覺,從而加重便秘癥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