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捎杉毦?、病毒、真菌、寄生蟲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而中醫認為,肺炎常因勞倦過度、醉后當風等人體正氣不足之時,感受風熱之邪或風寒之邪入里化熱所致。邪傷肺衛,風邪束表,衛氣郁閉,故見惡寒發熱;肺氣失宣,故咳嗽、氣喘;肺不布津、聚而為痰,傷于寒邪則為白稀痰,傷于熱邪或寒邪化熱則見白粘痰或黃痰。邪氣阻滯肺絡,則致胸痛。邪傷肺絡,可見咯血。若邪氣過盛,正不勝邪,邪氣入里,內傳營血,則面唇青紫或衄血發斑;甚則邪熱內陷、逆傳心包、蒙閉心竅,出現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若邪熱郁閉不宣,熱深厥深,四末厥冷。若治療得當,邪退正復,可見熱病恢復期陰虛津傷之低熱,手足心熱或口干舌燥之證候。下面就為大家分析每一類型并介紹相關的用藥處方。
(1)邪襲肺衛:證候:發病急驟,發熱,惡寒,無汗或少汗,咳嗽,痰白或黃,口渴,舌邊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證侯分析:因肺的衛外功能減弱,風寒或風熱之邪侵襲人體,首先犯肺,衛氣郁閉,故見發熱、惡寒,無汗或少汗;肺氣不宣,則見咳嗽;氣不布津,凝聚為痰;若感風熱之邪,則見痰黃、粘稠,口干渴;若感風寒之邪,則見咳痰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或黃、脈浮或數均為風邪襲表之征。
治法:疏風解表,宣肺化痰。
方藥:三拗湯或桑菊飲加減。三拗湯用于外感風寒之邪。方中麻黃、杏仁、甘草可宣肺散寒。如寒邪化熱,證見發熱汗出、咳嗽、痰黃,則可用麻杏石甘湯,用以解表清熱、宣肺止咳。
桑菊飲用于外感風熱之邪,方中桑葉、菊花、薄荷、連翹辛涼解表,桔梗、杏仁、甘草、蘆根宣肺止咳、清熱生津。內熱盛加黃芩、魚腥草清肺泄熱;口渴咽干者,可加沙參、花粉清熱生津
(2)痰熱壅肺:證候:高熱不退,咳嗽,咳痰黃稠或咳鐵銹色痰,胸痛,呼吸氣促,口渴煩躁,小便黃赤,大便干燥,舌紅苔黃,脈洪數或滑數。
證候分析:如果表邪不解而入里,則肺失清肅,痰熱壅阻肺氣,肺衛郁閉而見身熱不退,咳嗽,咳吐黃稠粘痰;熱傷肺絡,故胸痛。熱傷津液而見口渴,小便黃赤,大便干燥。舌紅苔黃、脈洪數或滑數均為痰熱壅肺之征。
治法:清熱化痰止咳;
方藥:麻杏石甘湯合《千金》葦莖湯加減。
方中麻黃、杏仁宣肺化痰,配石膏可清泄肺熱,蘆根、薏以仁、杏仁、桃仁、冬瓜仁清熱化痰解毒。若痰熱盛,可加魚腥草、瓜蔞、黃芩等加強清熱解毒之功。
(3)熱毒內陷:證候:高熱不退,咳嗽氣促,痰聲漉漉,煩躁,譫語,甚則四肢厥冷,舌紅張絳,苔黃而干,脈細數。
證侯分析:熱邪內入營血,熱閉心包,故身熱不退;熱擾心神,則心煩或譫語;熱傷津液,故苔黃而干、脈細數。熱邪內郁,陽氣不展,四肢失去溫煦,故見四肢厥冷。
治法:清熱解毒,清心開竅。
方藥:清營湯加減
方中犀角、生地、丹參清營涼血,配伍竹葉、黃連、銀花、連翹清熱解毒,使營分邪熱轉出氣分而解。麥冬、玄參養陰清熱。若見煩躁、譫語,可加服紫雪丹,以加強清熱熄風之功。
(4)正虛邪戀:證候:咳嗽,低熱,自汗出,手足心熱,舌紅,苔薄黃,脈細數。
證候分析:正邪交爭,邪氣已去大半,正氣亦見不足,故見熱勢不高,咳嗽無力;氣虛衛外不固而見自汗出;熱邪傷陰,陰虛內熱而見手足心熱,舌紅苔薄黃、脈細數亦為氣陰兩虛、邪熱未解之征。
治法:養陰清熱,潤肺化痰。
方藥:竹葉石膏湯加減。
方中半夏、石膏、竹葉清余熱化痰止咳,人參、麥冬、甘草、粳米益氣養陰。可隨癥加沙參、生地、地骨皮以增養陰清虛熱之功,或加入杏仁、桑白皮、瓜蔞皮以加強化痰止咳之力。
(5)正虛欲脫:證候:體溫驟降,額出冷汗,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呼吸短促,脈微細。
證候分析:熱毒內陷,正不勝邪,正氣欲脫,陽氣耗散,陰液耗竭,而見兇險之象。氣無所主故見呼吸短促、面色蒼白。陰陽離絕,故見體溫驟降、額出冷汗。氣虛無以行血而見口唇青紫。
治法:回陽救逆,益氣養陰。
方藥:參附湯合生脈散。
方中人參、附子益氣回陽救逆,人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陰,共奏回陽固脫之功。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青春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眾所周知,青春痘是俊男美女們的“美肌公敵”。如果臉上長滿了痘痘、暗瘡就很會影響形象。青春痘又稱痤瘡,是十分常見……詳細>>
說到“爛嘴角”,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受到爛嘴角的困擾,那么爛嘴角怎么辦?爛嘴角稱之為口角炎。詳細>>
濕疹為常見皮膚病,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古人稱之為“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奶癬”等,按部位常命名為面部濕疹、耳朵濕疹、手部……詳細>>
腎炎是兩側腎臟非化膿性的炎性病變。腎因腎小體受到損害出現浮腫、高血壓、蛋白尿等現象,是腎臟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急性腎炎一旦不及時治療,容……詳細>>
冬季寒冷,又加之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污染,呼吸道疾病又是一大高發期,而小兒肺炎就特別容易發病,那么小兒肺炎怎么辦?一稍不注意,就容易反反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