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氣溫驟降、天氣寒冷,一定要謹防凍瘡。俗話說:“一年生凍瘡,年年生凍瘡”。凍瘡常見于冬季,其是由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復紅斑、腫脹性損害,嚴重的人還會出現水皰、潰瘍。凍瘡會在氣候轉暖后自愈,但比較容易復發。那么應該如何預防凍瘡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兩種預防或治療凍瘡的方法。
一、中藥浸泡法:
1、生姜祛寒防凍瘡
生姜在中醫上屬于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現代醫學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腳并不是將生姜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兒,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約為中等大小的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后,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生姜中的藥用成分有許多是小分子物質,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半塊姜的用量是對于一般家庭用來泡腳的盆裝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癥狀比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腳一段時間后,怕冷的癥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紅花活血防凍瘡
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它能夠活血通經,祛淤止痛。冬季容易發生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在秋季應該提早用紅花泡泡腳,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夠預防和改善凍瘡。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腳經常會發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又需要很長時間恢復。選擇用紅花來泡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紅花同時煮水用來泡腳,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和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
如果血液循環不好,平時手腳容易發麻,或者下肢出現淤血,就可以用這兩種藥材一起泡腳。泡腳后,不僅能夠使血液循環問題得到改善,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量。在感冒期間用紅花和艾草泡腳,還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二、動動手腳按摩法:
1、手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熱,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
2、腳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腳心相對,左手按右腳心,右手按左腳心,兩手同時用力,反復按摩15~20次。
3、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兩手緊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右大腿根,共擦15~20次。
4、臂按摩:右手掌緊按左手臂里邊,然后用力沿內側向上擦到肩膀,再翻過肩膀,由臂外側向下擦至左手手背,這樣為1次,共做15~20次。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氣溫驟降、天氣寒冷,一定要謹防凍瘡。俗話說:“一年生凍瘡,年年生凍瘡”。凍瘡常見于冬季,其是由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復紅斑、腫脹性損害……詳細>>
說起凍瘡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因為這是在冬季高發的一種肌膚損傷病癥,它出現的部位主要在手上、面部以及耳朵等等部位。一旦出現凍瘡,就可能會因為……詳細>>
氣溫驟降、天氣寒冷,一定要謹防凍瘡。俗話說:“一年生凍瘡,年年生凍瘡”。凍瘡常見于冬季,其是由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膚反復紅斑、腫脹性損害……詳細>>
中醫認為,凍瘡雖然病在皮膚上,其實多為素體陽氣不足,外寒侵襲,陽氣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因此,在治療上常采用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a href="http://www.zpeb.net/zy/a/201701/1652736.html" target="_blank">詳細>>
天一冷,手腳、耳朵容易長凍瘡,皮膚腫脹、硬結,一遇熱就紅腫發熱、瘙癢疼痛。醫師建議,日常防護、食療加按摩,可保冬天免受凍瘡折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