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本病為發生于肛腸部的一種慢性疾病,較多見于青年和壯年。臨床按痔核發生的位置,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統稱為痔瘡。
針灸治療痔瘡的方法
痔瘡是發生于肛腸部的一種慢性疾病,較多見于青年和壯年。臨床按痔核發生的位置,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統稱為痔瘡。
針灸治療痔瘡的方法:
1、取足太陽經穴為主。 毫針刺用瀉法,適當深刺。
處方 次(liao) 長強 會陽 承山 二白方義 次(liao)、會陽、承山同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其別行經脈絡于肛,取三穴用瀉法深刺,能疏導膀胱經氣而消瘀滯,近取長強以加強其作用。二白為治療痔瘡的經驗穴。《玉龍歌》說:“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難禁,或痛或癢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尋”。取本穴治療內痔出血有效。
2、耳針選穴 直腸下段 大腸 神門 腦 脾方法 每次取2—3穴,留針2—30分鐘,每日一次。
3、治法: 清熱利濕,化瘀止血。以足太陽經及督脈穴為主。
主穴: 承山 次髎 二白 長強
配穴: 便秘者,加支溝、大腸俞;脾虛氣陷者,加脾俞、百會。
操作: 諸穴均針用瀉法,脾虛氣陷者宜用補法,可灸。
方義: 承山、次髎均為膀胱經穴,足太陽經別自承山穴處上行入于肛中,故取之用瀉法,既能調理膀胱氣化以清濕熱,又能疏導肛門局部氣血,屬“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督脈亦過肛門,長強穴屬督脈,位近肛門,刺之可直達病所,清利濕熱。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那么,如何預防痔瘡呢?治療痔瘡有什么偏方?詳細>>
痔瘡是發生于肛腸部的一種慢性疾病,較多見于青年和壯年。臨床按痔核發生的位置,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統稱為痔瘡。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針灸治……詳細>>
痔瘡是肛腸科的常見病,任何年齡段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會增高。痔瘡一般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其主要是由直腸上下靜脈壓力增……詳細>>
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多數人都被幾種常見的疾病所困擾過,只是有些人比較嚴重,不得不去醫院進行治療,還有一些人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