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面對一個月總會不舒服的月齡來潮時期,不少的女性朋友總會覺得頭疼,甚至有些女性朋友產生恐懼心理,因為在那幾天總是痛不欲生,有時候喝熱水或使用保溫袋、暖寶寶等暖敷工具會緩解,但是有些時候吃止痛藥也無法止痛,最后只能選擇到醫院打止痛針才能緩解。其實面對這樣的痛經問題,不妨可以選擇中醫治療,在中醫方向上,若你找對了止痛的穴位,揉按這些穴位是可以緩解痛經的疼痛。
中醫中有句話叫做“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其實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人體是一個整體的機能,全身上下都是一個聯通的狀態。而身體之所以出現疼痛的癥狀,是因為身體某個部分出現“不通”的問題,痛經的問題同樣如此,而引起痛經的原因有可能是身體受寒,寒氣入侵,致使寒凝血滯,無法暢行;亦可能是心情不好,致使肝郁氣滯,血無法隨氣運行,致使經血不暢,造成不通,所以出現痛
然而若我們知道自身的痛經問題時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再對癥找穴進行按揉,可以一定的痛經癥狀。
1、點揉子宮(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療效顯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宮穴位于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左右旁開四橫指(旁開正中線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酸脹為度,操作5分鐘,以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
2、揉太沖(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痛經,還可以治療一切婦科疾病)
位置: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3、按揉三陰交(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除此之外,還可以按摩身體的一些特定部位,同樣可以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1、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內臟血運,促進小腹內微循環,具有止痛調經的作用)
位置:肚臍至外生殖器之間的小腹部,兩側以左右髂前上棘為界限。
按摩方法:雙手相疊置于小腹中間,緊壓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頻率進行,直至小腹內有熱感為宜。共操作5分鐘。
2、斜擦小腹兩側(具有疏肝理氣,止痛調經的作用)
位置:兩側肋弓下緣至髂骨之間的側小腹。
按摩方法:雙手置于側小腹,從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動,要方向一致,以摩熱為度。共操作5分鐘。
(責任編輯:鄧美如 )
文章關鍵詞:
忙碌的工作壓力和學習壓力,我們等不及老去便患上了很多“老年病”,肩頸疼痛便是其中一種。如何緩解肩頸疼痛,試試看中醫的按摩方法吧。詳細>>
在我們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小疼痛,有一些小疼痛不必過于擔心,一般幾分鐘左右就能緩解。中醫認為身體上有很多的穴位可達到止痛的效果,只要正確的按……詳細>>
生活中常見的疼痛有落枕導致的脖子痛,腰扭傷后的腰痛等等。對于這些疼痛,西醫止痛的辦法并不是很好,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會選用膏藥貼敷的治療方式……詳細>>
女性痛經怎么辦?幾乎所有女性在月經期都會有痛經,要如何緩解呢?我國的中醫認為緩解痛經可以試試食療和按摩的方法。今天,小編為大家來介紹幾種……詳細>>
每到特殊時期,有些女性就覺得心里發怵,因為痛經讓她們苦不堪言。對此,今天推薦幾個按摩方法,分為經期前和經期中按摩,幫助女性朋友緩解痛經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