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最近,到醫院就診的“盜汗”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平均占科日門診量30%,其中以30-50歲的中青年居多。37歲的王先生,以前身體挺棒,自2月下旬以來,每晚都被“熱”醒,醒來后發現睡衣濕透,口干舌燥,剛開始以為是被子蓋多了,是捂出來的汗,換成薄被后癥狀仍然沒有減輕,睡眠質量受到影響,弄得白天頭昏乏力,嚴重影響工作學習。醫生“望”“聞”“問”“切”后發現,他患了“中型盜汗”癥。
醫生表示,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癥名,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醒后汗泄停止”為特征的。中青年“盜汗”與小兒血鈣偏低引起的“盜汗”發病機理不同。冬春轉季是中青年“盜汗”的高發期,原因多為病人“陰虛”所致,用通俗的話講,即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已不足,當體質下降時,就會出現盜汗癥狀,如潮熱顴紅、心煩盜汗、失眠、乏力等現象。而中青年人群,面臨工作、家庭壓力較大,體力、精力透支明顯,極有可能導致人體植物神經紊亂,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補“氣”,則必然受到盜汗癥的“垂青”。
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1、輕型盜汗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2、中型盜汗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口干咽燥的感覺。
3、重型盜汗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癥”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專家提醒,對于體質較弱的人,入春以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進行春季進補,在食療上多吃些滋陰補益的食物,如:大棗、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圓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暢,生活有規律。當夜間出現盜汗癥狀時,要注意觀察發汗原因,必要時去醫院就診,不可盲目服藥,隨意進補,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責任編輯:吳敏 )
文章關鍵詞:
睡覺時不能控制的發汗,但是睡醒了就沒有,這就是我們通常認知的盜汗。為什么我們的身體會出現盜汗癥狀,出現這些癥狀后又該如何調理呢?詳細>>
對于腎虛癥狀,還是從中醫角度來解釋。以中醫觀點來看,夜間盜汗有可能是氣虛或陰虛造成,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可用補……詳細>>
有些人在睡熟以后會不知不覺出汗,我們稱之為盜汗。出汗異常在中醫里稱之為汗征,為什么會出現盜汗,又該如何治療呢?詳細>>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后汗出異常,醒后汗泄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動,來形容該……詳細>>
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方式之一,中醫認為出汗有盜汗和自汗兩種方式。成人愛出汗要先弄清是自汗和盜汗。下面來看看自汗和盜汗的區別,以及盜汗如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