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nèi)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嚴重者可由喘致脫出現(xiàn)喘脫之危重證候。喘病古代文獻也稱“鼻息”、“肩息”、“上氣”、“逆氣”、“喘促”等。喘病是一種常見病證,也可見于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中醫(yī)對喘病有系統(tǒng)的理論,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jīng)驗,在辨證論治的前題下,有顯著的治療效果。那么,如何用中醫(yī)法治療喘病呢?有下面幾種方法。
『實喘』
?風寒閉肺
癥狀:喘息,呼吸氣促,胸部脹悶,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頭痛,鼻塞,無汗,惡寒,或伴發(fā)熱,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脈浮緊。
治法:散寒宣肺。
方藥:麻黃湯。
方中麻黃、桂枝宣肺散寒解表;杏仁、甘草利氣化痰。喘重者,加蘇子、前胡降逆平喘。若寒痰阻肺,見痰白清稀量多泡沫,加細辛、生姜、半夏、陳皮溫肺化痰,利氣平喘。
若得汗而喘不平,可用桂枝加厚樸杏仁湯和營衛(wèi),利肺氣。若素有寒飲內(nèi)伏,復感客寒而引發(fā)者,可用小青龍湯發(fā)表溫里。
若寒邪束表,肺有郁熱,或表寒未解,內(nèi)已化熱,熱郁于肺,而見喘逆上氣,息粗鼻煽,咯痰粘稠,并伴形寒身熱,煩悶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shù)或滑者,用麻杏石甘湯解表清里,宣肺平喘,還可加黃芩、桑白皮、瓜蔞、葶藶子、射干等以助其清熱化痰。
?痰熱遏肺
癥狀:喘咳氣涌,胸部脹痛,痰多粘稠色黃,或夾血色,伴胸中煩熱,面紅身熱,汗出口渴喜冷飲,咽干,尿赤,或大便秘結,苔黃或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泄痰熱。
方藥:桑白皮湯。
方中桑白皮、黃芩、黃連、梔子清瀉肺熱;杏仁、貝母、半夏、蘇子降氣化痰。
若痰多粘稠,加瓜蔞、海蛤粉清化痰熱;喘不得臥,痰涌便秘,加葶藶子、大黃滌痰通腑;痰有腥味,配魚腥草、金蕎麥根、蒲公英、冬瓜子等清熱解毒,?化痰泄?jié)幔簧頍嵘跽撸由唷⒅浮y花等以清熱。
?痰濁阻肺
癥狀:喘而胸滿悶窒,甚則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膩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嘔惡納呆,口粘不渴,苔厚膩色白,脈滑。
治法:化痰降逆。。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方中用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燥濕化痰;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化痰下氣平喘。可加蒼術、厚樸等燥濕理脾行氣,以助化痰降逆。痰濁壅盛,氣喘難平者,加皂莢、葶藶子滌痰除壅以平喘。
若痰濁挾瘀,見喘促氣逆,喉間痰鳴,面唇青紫,舌質紫暗,苔膩濁者,可用滌痰湯,加桃仁、紅花、赤芍、水蛭等滌痰祛瘀。
?飲凌心肺
癥狀:喘咳氣逆,倚息難以平臥,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體浮腫,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黯,苔白滑,脈沉細。
治法:溫陽利水,瀉肺平喘。?
方藥: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方中用真武湯溫陽利水,葶藶大棗瀉肺湯瀉肺除壅,喘促甚者,可加桑白皮、五加皮行水去壅平喘。心悸者加棗仁養(yǎng)心安神。怯寒肢冷者,加桂枝溫陽散寒。面唇青紫甚者,加澤蘭、益母草活血祛瘀。
?肝氣乘肺
癥狀:每遇情志刺激而誘發(fā),發(fā)病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氣憋,胸悶胸痛,咽中如窒,咳嗽痰鳴不著,喘后如常人,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憂思抑郁,苔薄,脈弦。
治法:開郁降氣。
方藥:五磨飲子。
方中以沉香為主藥,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既可降逆氣,又可納腎氣,使氣不復上逆;檳榔破氣降逆,烏藥理氕順降,共助沉香以降逆平喘;木香、枳實疏肝理氣,加強開郁之力。本證在于七情傷肝,肝氣橫逆上犯肺臟,而上氣喘息,發(fā)病之標在肺與脾胃,發(fā)病之本則在肝,屬氣郁寒證。因而應用本方時,還可在原方基礎上加柴胡、郁金、青皮等疏肝理氣之品以增強解郁之力。若氣滯腹脹,大便秘者又可加用大黃以降氣通腑,即六磨湯之意。伴有心悸、失眠者,加百合、酸棗仁、合歡花等寧心安神。精神恍惚,喜悲傷欲哭,宜配合甘麥大棗湯寧心緩急。本證宜勸慰病人心情開朗,配合治療。
『虛喘』
?肺氣虛
癥狀:喘促短氣,氣怯聲低,喉有鼾聲,咳聲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風,極易感冒,舌質淡紅,脈軟弱。
治法:補肺益氣。
方藥:補肺湯合玉屏風散。
方中人參、黃芪、白術補益肺氣;防風助黃芪益氣護衛(wèi);五味子斂肺平喘;熟地益精以化氣;紫菀、桑白皮化痰以利肺氣。若寒痰內(nèi)盛,加鐘乳石、蘇子、款冬花溫肺化痰定喘。
若食少便溏,腹中氣墜,肺脾同病,可與補中益氣湯配合治療。
若伴咳嗆痰少質粘,煩熱口干,面色潮紅,舌紅苔剝,脈細數(shù),為氣陰兩虛,可用生脈散加沙參、玉竹、百合等益氣養(yǎng)陰。痰粘難出,加貝母、瓜蔞潤肺化痰。
?腎氣虛
癥狀:喘促日久,氣息短促,呼多吸少,動則喘甚,氣不得續(xù),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瀝,形瘦神疲,面青肢冷,或有跗腫,舌淡苔薄,脈微細或沉弱。
治法:補腎納氣。
方藥: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前方溫補腎陽,后方納氣歸腎。還可酌加仙茅、仙靈脾、紫石英、沉香等溫腎納氣平喘。
若見喘咳,口咽干燥,顴紅唇赤,舌紅少津,脈細或細數(shù),此為腎陰虛,可用七味都氣丸合生脈散以滋陰納氣。
如兼標實,痰濁壅肺,喘咳痰多,氣急滿悶,苔膩,此為“上實下虛”之候,治宜化痰降逆,溫腎納氣,可用蘇子降氣湯加紫石英、沉香等。
腎虛喘促,多兼血瘀,如面、唇、爪甲、舌質黯黑,舌下青筋顯露等,可酌加桃仁、紅花、川芎等活血化瘀。
?喘脫
癥狀:喘逆甚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端坐不能平臥,稍動則喘劇欲絕,或有痰鳴,咳吐泡沫痰,心慌動悸,煩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脈浮大無根,或見歇止,或模糊不清。
治法:扶陽固脫,鎮(zhèn)攝腎氣。
方藥:參附湯合黑錫丹。
參附湯益氣回陽,黑錫丹鎮(zhèn)攝浮陽,納氣定喘。應用時尚可加龍骨、牡蠣、山萸肉以固脫。同時還可加服蛤蚧粉以納氣定喘。
若呼吸微弱,間斷難續(xù),或嘆氣樣呼吸,汗出如洗,煩躁內(nèi)熱,口干顴紅,舌紅無苔,或光絳而紫赤,脈細微而數(shù),或散或芤,為氣陰兩竭之危證,治應益氣救陰固脫,可用生脈散加生地、山萸肉、龍骨、牡蠣以益氣救陰固脫。若出現(xiàn)陰竭陽脫者,加附子、肉桂急救回,陽。
(責任編輯:李雪 )
文章關鍵詞:
家長該怎么判斷孩子營養(yǎng)攝入情況?
青少年都需要補充哪些營養(yǎng)?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孩子正值長身體“補”就對了?
喘病又叫喘癥(證)是呼吸喘促,甚則不能平臥,喉間有哮鳴聲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喘哮癥的發(fā)生,主因為宿疾內(nèi)伏于肺,由于外邪襲人或飲食不當、……詳細>>
喘病又叫喘癥(證)是呼吸喘促,甚則不能平臥,喉間有哮鳴聲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喘哮癥的發(fā)生,主因為宿疾內(nèi)伏于肺,由于外邪襲人或飲食不當、……詳細>>
喘病又叫喘癥(證)是呼吸喘促,甚則不能平臥,喉間有哮鳴聲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喘哮癥的發(fā)生,主因為宿疾內(nèi)伏于肺,由于外邪襲人或飲食不當、……詳細>>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臟病變影響,致肺氣上逆,肅降無權,以氣短喘促,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臥,唇甲青紫為特征的病證。面對這樣的……詳細>>
廣東省中醫(yī)院 專家在線解答網(wǎng)友疑惑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