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煩熱者,不經汗、吐、下則為煩熱,與發熱有異也。經曰∶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如未作膈實,但當和解微熱而已。若心下滿而煩,則有吐下之殊也。先煩而悸者,為實;先悸而煩者,為虛。虛謂心中欲嘔、欲吐之貌。那么,煩熱的飲食保健有什么呢?下面將有詳細的方法介紹。
煩熱保健湯水推薦:
茯苓湯
【藥物組成】茯苓8分,川芎8分,蘇葉8分,前胡8分,半夏(制)8分,桔梗8分,枳殼8分,干姜8分,陳皮8分,當歸1錢,生地1錢,白芍1錢,臺黨5分,桑白皮6分,甘草3分。
【處方來源】《易簡方便》卷六。
【用法用量】生姜為引,水煎服。
桂枝湯
【藥物組成】桂枝、厚樸(炒)、陳皮、甘草、桔梗、紅花、柴胡、麥芽、神曲、木香。
【處方來源】《幼科直言》卷五。
【用法用量】生姜1片,紅棗2枚為引。
干姜附子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干姜60克 附子5克(生用)
【用法】上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頓服。
【主治】傷寒下之后,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
大承氣湯
【出處】 《傷寒論》
【組成】 大黃(12克) 厚樸(15克) 枳實(12克) 芒硝(9克)
【功用】 峻下熱結。
【用法】 水煎服,大黃后下,芒硝溶服。(古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渣,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本方煎煮方法亦應注意,原書是先煮枳、樸,后下大黃,最后下芒硝。因硝、黃煎煮時間短,可以增強瀉下作用。
茯苓白術湯
【處方】 茯苓1兩,干姜(炮)1兩,甘草(炙)1兩,白術1兩,桂心1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冒暑毒,加以著濕,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濕。濕溫寒熱,頭目疼痛,胸滿妄言,多汗,兩脛逆冷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 《三因》卷五
(責任編輯:黃韻思 )
文章關鍵詞:
煩熱是病人因發熱而煩躁不安,坐臥不寧的癥狀,亦稱五心煩熱或五心如焚。五心即指兩手心,兩足心與心胸處。、 煩熱多屬里熱證,與壯熱、潮熱等常……詳細>>
五心煩熱是什么?我們經常聽醫生說起五心煩熱,但是對它又一知半解。究竟什么是五心煩熱,食療上有哪些調理方法,一起來看看吧。http://z……詳細>>
凡發熱同時又有心煩,或煩躁而有悶熱的感覺,均稱“煩熱”。多由於里熱過盛,氣陰受傷所致。詳細>>
凡發熱同時又有心煩,或煩躁而有悶熱的感覺,均稱“煩熱”。多由於里熱過盛,氣陰受傷所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