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 解釋了喘息是指急促的呼吸,指緊張活動中的短暫休息。而今 喘病是一種常見病證,也可見于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中醫對喘病有系統的理論,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在辨證論治的前題下,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喘病的病因很復雜,外邪侵襲、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勞欲久病等均可成為喘病的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便成為喘病。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嚴重者可由喘致脫出現喘脫之危重證候。喘病古代文獻也稱“鼻息”、“肩息”、“上氣”、“逆氣”、“喘促”等。
1。外邪侵襲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未能及時表散,邪蘊于肺,壅阻肺氣,肺氣不得宣降,因而上逆作喘。
2。飲食不當恣食生冷、肥甘,或嗜酒傷中,脾失健運,痰濁內生;或急慢性疾患影響于肺,致肺氣受阻,氣津失布,津凝痰生,痰濁內蘊,上阻肺氣,肅降失常,發為喘促。
3。情志失調捎懷不遂,憂思氣結,肝失調達,氣失疏泄,肺氣痹阻,或郁怒傷肝,肝氣上逆于肺,肺氣不得肅降,升多降少,氣逆而喘。
4。勞欲久病肺系久病,咳傷肺氣,或久病脾氣虛弱,肺失充養,肺之氣陰不足,以致氣失所主而喘促。若久病遷延,由肺及腎,或勞欲傷腎,精氣內奪,肺之氣陰 虧耗,不能下蔭于腎,腎之真元傷損,根本不固,則氣失攝納,上出于肺,出多人少,逆氣上奔為喘。若腎陽衰弱,腎不主水,水邪上犯,干肺凌心,肺氣上逆,心 陽不振,亦可致喘,此屬虛中夾實之候。
(責任編輯:余基 )
文章關鍵詞:
當喘促氣逆,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口唇發紺即可診為喘息。但根據具體的臨床表現加以判斷喘息的病因。除詳細病史、癥狀及……詳細>>
喘息的病位,主臟在肺和腎,與肝、脾、心有關。因肺為氣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內為五臟之華蓋,若外邪襲肺,或它臟病氣上犯,皆可使肺氣壅塞,……詳細>>
如今,無論是喘息還是哮喘治療越來越規范,國際哮喘組織有關治療指南不斷地得到更新。哮喘專業的醫生越來越多。孩子的氣道可塑性強,只要正規治療……詳細>>
喘息的發作有時與過敏有關.平時,尤其是發作期間,病兒要減少和避免接觸一些可引起過敏的東西,人不要放花草,不要吃牛奶、蛋類和魚蝦,并且要防……詳細>>
喘息的治療應分虛實,對此預防也有分不同辦法。一般而言,實喘其治主要在肺,治予祛邪利氣,區別寒、熱、痰的不同,采用溫宣、清肅、化痰等法;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