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風痹是什么?風痹稱“行痹”或“周痹”俗稱“走注”,類型之一。臨床表現肢體酸痛,痛而游走無定處。病因風寒濕三邪中以風邪偏勝,而風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問·痹論》說:“其風氣勝者,為行痹。”。那么風痹應該如何進行預防呢?
預防:
1、風痹冷痛。用麻黃(去根)五兩、桂心二兩,共研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熱酒調下,汗出見效。注意避風。 2、治風痹厥痛。和莨菪三錢(炒),大草烏頭、甘草各半兩,五靈脂一兩,共研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湯送下。
3、風痹筋急。用白蘞二分、熟附子一分,共研為末。每服一小撮,酒送下。一天服二次。以身中暖和為度。忌食豬肉、冷水。
4、菖蒲酒:治風痹,通血脈,療骨痿。
5、手足風痹。用黃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個、或小者三、四個,燒成灰,加獨蒜一碗,百草霜一錢半,一起搗爛敷痛。忌生冷勞腥。
6、喉痹喉風。用石膽二錢半、白僵蠶(炒過)五錢,共研為末。每次取少許吹喉,痰涎吐盡,風痹自愈。此方名“二圣散”。
7、纏喉風痹的治療驗方。用紫菀根一條,洗凈,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漸愈。
(責任編輯:田子文 )
文章關鍵詞:
風痹是什么?風痹稱“行痹”或“周痹”俗稱“走注”,類型之一。臨床表現肢體酸痛,痛而游走無定處。病因風寒濕三邪中以風邪偏勝,而風邪易于游走……詳細>>
疔瘡是什么?疔瘡是一種發病迅速,易于惡化,危險性較大的瘡瘍。多發生在顏面和手足等處。若處理不當,發于顏面者易引起走黃危證而危及生命,發于……詳細>>
乳癖是什么?乳癖(lump in breast),中醫病癥名,是指婦女乳房部常見的慢性良性腫塊,以乳房腫塊和脹痛為主癥,常見于中青年婦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