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夏季天氣熱,容易出汗,出汗過多會導致汗斑的發生。汗斑是一種慢性、非炎性的皮膚淺部真菌病,好發于頸、上胸、背與腰等多汗部位,常因自覺癥狀不明顯而被忽視治療。所以,夏季大家要謹防汗斑,除此也要注意一些季節性疾病。
夏季留心引發汗斑
汗斑的學名為花斑癬,是一種慢性、非炎性的皮膚淺部真菌病,皮膚損害以淡白色與褐色為主,大小不一,相互融合,好發于頸、上胸、背與腰等多汗部位,常因自覺癥狀不明顯而被忽視治療。汗斑好發于夏季。
治療:本病可用采樂洗劑(2%酮康唑)治療,在沖涼時,根據皮損面積大小,用5至10毫升采樂洗劑,加適量水調和后涂抹于全身皮膚至起泡沫,并輕輕擦洗,10分鐘后用水沖去,每天1次,7天后改為每周2次,共4周,停藥2周后觀察;汗斑擦劑Ⅰ號、Ⅱ號(25%硫代硫酸鈉、3%稀鹽酸溶液)先后涂于皮損處,產生新生態的硫以達到殺菌目的,每天1至2次涂抹,至少要用1至2周。
預防:由于汗斑夏發冬隱,因此在夏季到來之前就應進行預防治療;另外要防止過度出汗;常沖涼、勤換衣服;進行日光浴也有一定效果;被單、毛巾與衣服等日用品應經常漂洗消毒等。
民間驗方:將鮮苦瓜搗爛拌以適量硼砂涂擦患處,可治汗斑;用白茄子搗爛取汁涂抹,每日2至3次;將白茄子切開,以切口蘸硫磺粉搽汗斑處,每次需擦3至5分鐘,15天為一療程,3至5療程見效;用蕃茄汁涂抹于患處,半小時后再洗,每天早晚各一次,亦具有去除汗斑的作用。
盛夏還要防哪些病?
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蚊蟲為傳播媒介。乙腦多發生于12歲以下的兒童中,尤其是3歲以下的小寶寶。乙腦的高發期在每年的7-9月,8月是高峰。主要癥狀是頭痛、嘔吐、煩躁不安、嗜睡、頸項強直、高燒不退、昏迷、抽風等。如果治療搶救不及時,可危及孩子生命或留下較嚴重的后遺癥。
菌痢: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與不潔飲食有關。多發于7-9月,以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為主要臨床表現。菌痢類型中最嚴重的是急性中毒性菌痢,多發生于2歲到7歲體質較好的兒童。常起病急,體溫可達41℃-42℃,煩躁嗜睡,膿血便或反復抽風,短時間內可發生呼吸或循環衰竭而致死亡。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夏季最常見的疾病。由于夏季氣溫升高,各種病菌十分猖獗。食物中營養豐富,是各種細菌理想的生存、繁殖場所,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輕則引起腹痛、腹瀉、嘔吐,重則導致脫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HAV引起的肝炎,經糞-口途徑傳播,夏季是高發期。主要癥狀有:低熱、乏力、惡心等,可伴腹脹、腹瀉、尿黃如濃茶,繼而鞏膜及皮膚黃疸,伴肝區不適。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天氣越來越熱,雨水也是越來越多,高溫潮熱環境不利于身體的健康,濕熱的環境會讓你惹上足癬,糖尿病足等足病的風險,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呢?中醫……詳細>>
說到養生,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老年人才需要做的事情,在年輕時,該怎么揮霍就該怎么瀟灑,而在目前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不當的飲食方式,導致發病……詳細>>
一到夏季,各種問題就會隨之出現,例如:中暑、腸胃不適、夏季等。這些問題都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那么我們從哪些方面才能夠有效地預防或解決……詳細>>
炎熱夏季新陳代謝速度快,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滋生,如果沒有做到飲食衛生的話可能導致胃腸炎,夏季要掌握正確的養生方法,避免4個禁忌。詳細>>
6月16日上午,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攜手家庭醫生在線等媒體,共同舉辦“激情南沙健康盛夏”大型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活動后,家庭醫生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