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暑天健身,特別是“桑拿天”、身體疲勞、患病、缺水和頭部受烈日直接照射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熱病”。所以夏季鍛煉需特別注意防暑降溫,否則反而會罹患“熱病”,嚴重者還危及生命。下面介紹熱病癥狀和預防措施。
“熱病”主要癥狀
“熱病”主要有熱暈癥、熱痙攣、熱衰竭等。熱暈癥是鍛煉時血液在身體各部位的分布改變引起的。鍛煉時大量出汗可引起身體失水,使血容量減少,同時由于皮膚散熱需要,體表的血液循環大大增強,從而導致血壓下降;加之頭部受熱過多,引起機體強烈反應。主要癥狀表現為頭暈眼花、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脈搏細弱、神志恍 惚,甚至昏迷。熱痙攣是因大量出汗、機體失水失鹽,導致電解質平衡紊亂,引起肌肉痙攣,其中負荷較重的肢體肌肉最容易發生痙攣。熱衰竭是由于不能適應熱環 境鍛煉的要求,使機體部分器官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身體產熱增加,體溫升高,嚴重者體溫可達42℃以上,顏面潮紅,皮膚灼熱,有時流鼻血,步履蹣跚甚至昏 倒。
預防“熱病”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1、要多飲水,且以溫開水為好,以促進新陳代謝、內熱的排出,最好不要用飲料代替溫開水,尤其是不要喝太多的橙汁,有人以為橙汁是去火的,其實不然,多喝橙汁可生熱生痰,加重內熱。
2、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絲瓜、水芹、藕、蘿卜、西紅柿、西瓜、梨和香蕉等,這些果蔬都有清熱瀉火的作用,還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蛋白質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熱之品,如動物脂肪、海魚、生蔥、生蒜、辣椒、韭菜以及牛、羊、狗肉等。
3、要生活規律、多運動,盡量不要加班加點,運動以每天早、晚天氣較涼快時為好,以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最為適宜,應避免劇烈的運動,這樣既可以緩解精神壓力,又可以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內熱的產生。
4、在室內保持自然通風,外出帶上淡綠茶水或淡鹽水。鹽水調制法:1公升水,放入鹽1/2茶匙水調和,每15分鐘喝半杯,一天喝3~4次。
5、外出坐車時,冰袋冷敷降溫。可到醫院購買醫用冰袋,或者自制冰袋:準備一些濕的絨布把冰塊包裹起來,再用一個干凈塑料袋套上放入冰箱。出門擦擦臉和胳膊,會感到涼快。
6、回家多用溫水洗澡,如果感覺身體發熱發燙,可用一些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藥品擦拭,蒸發吸熱。
7、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個小時把手腕放在自來水龍頭下沖5秒,可以降低血液溫度。
8、喝西瓜皮粥。夏季上火食欲不振,喝西瓜皮粥可以降熱解暑,提高免疫力。具體做法: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與粳米同煮。先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狀,放入白糖即可。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一年當中最難熬的就是三伏天兒,三伏天氣溫高,身體會出現很多的不適,甚至會中暑,而熱射病是比較可怕的一種。對于熱射病很多人還不是很了解,……詳細>>
臨床上急性發熱性疾病常見,且不少為高熱,絕大多數為急性感染,其它為過敏反應、結締組織疾病、血液病、組織壞死和血液分解產物的吸收、物理與化……詳細>>
病證名。指膽經受邪化熱。見《中藏經》。癥見右脅或兩脅疼痛、黃疸、尿短黃赤、口苦咽干、寒熱往來,或惡心嘔吐、食少腹脹,或頭痛眩暈、易怒、耳……詳細>>
因血虛所致的發熱。又名血虛熱。由吐衄便血、產后崩漏或飲食勞倦內傷脾胃所致。《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血虛發熱,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有辨耳,……詳細>>
手心灼熱,證名。兩手掌心有發熱感覺。一名掌中熱。手三陰經是動、所生病證之一。詳見掌中熱條。又為勞倦內傷及五心煩熱的癥狀之一。《內外傷辨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