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今年中秋恰逢白露,不僅能看到大月亮,也預示著天氣要轉涼了,大家應該開始注重秋季的養生防躁了。我們講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
白露后如何飲食養生?
白露以后,我們應該怎樣補充營養,全面調理身體呢?
糧谷篇
糧谷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分,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谷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在秋天這種秋燥的時節, 多喝各種各樣的粥,對于防秋涼,抗秋燥,都有很好的效果。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
營養師提示:白露以后,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
蔬菜篇
蔬菜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還富含纖維素、果膠和有機酸,可以稱為“通腑佳素”。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是排毒清腸的佳品,蔬菜中的多酚類物質、類胡蘿卜 素等是抗氧化的好幫手。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給大家推薦一些可以滋陰潤燥的蔬菜,如蓮藕、菠菜、蘿卜等。
營養師提示:白露以后,天氣轉涼,吃蔬菜盡量避免生食,以免損壞我們的脾胃。
水果篇
水果中除了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質,秋季多吃一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感覺清爽舒適。如:煮梨湯有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的功能。甘蔗有滋補清熱,用甘蔗煮水服用對于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秋季應季的水果還有香蕉、桔子、山楂、蘋果等。
營養師提示:白露過后,天氣漸涼,雖然吃梨和甘蔗可緩解“秋燥”癥狀。但是,對于脾胃虛寒者一定要將其煮熟后食用。
肉類篇
肉類可分為畜、禽、魚三大類。肉類的營養優勢在于蛋白質含量高,且利用率也較高;維生素B族和VA含量豐富,在禽肉中還含有較多的VE。礦物質含量以鐵最為豐富,動物肉中的鐵主要是以血紅素鐵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鈣雖然含量不高,但利用率高。
營養師提示:秋季來臨,我們應適當的補充些優質蛋白,養護好我們的脾胃,這樣才能為冬藏做好準備。
白露時日常起居要注意什么?
中醫科醫生建議,白露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秋凍”要適度,飲食以清潤為主,要預防秋燥。
早睡早起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治未病中心主任陳瑞芳教授介紹,眼下大自然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將越來越盛。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起居也宜順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盡量早睡早起,起床后適當活動,有利于肺氣的宣發和體內陽氣的升發。另外,秋天早晨天高氣爽,空氣清新,是秋天一日中空氣最為濕潤的好時候,早睡早起,以利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從而保持充沛的活力。
秋凍適度
進入白露節氣之后,晝熱夜涼,氣溫多變,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等疾病。陳瑞芳建議,慢性病患者應特別注意飲食防燥和適當保暖,日常多喝水、睡眠要充足,必要時可早晚用鹽水漱口或喝點淡鹽水。
但進入秋季天氣變涼,人的毛孔要閉合起來防著涼,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張開,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所以,坊間流傳“春捂秋凍”之說,講究“秋凍”。
對“春捂秋凍”之說,陳瑞芳認為,健康人群可以這樣,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于鍛煉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體虛寒的人群,起床后應適當添件薄衣,護好腹部、腳部和肩膀等關鍵部位。睡覺蓋好被子也很重要,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關節病患者更莫盲目“秋凍”,以免舊病復發。
飲食清潤
秋天空氣干燥,是中醫所謂的“燥邪當令,內應于肺”,加之人體在夏季津液耗損,容易出現口舌生瘡、鼻腔和皮膚干燥、咽喉腫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現象。飲食宜以清潤為主。陳瑞芳建議眼下應少吃辣椒等燥熱的食物,多吃梨、葡萄、蘋果等當季的蔬果,或是用沙參、麥冬、百合、銀耳、花膠、燕窩、雪蛤等食材搭配于食物中,或是煮粥煲湯飲用。
調養心神
進入秋季,還常常會給人“悲涼”的感覺。陳瑞芳分析,秋分過后,逐漸晝短夜長,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體內的陽氣會隨著自然界的這種變化而潛藏于內,更易出現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緒。建議老年人應有意識地適當多走動,與外界多接觸、多交流,腿腳方便的還可以等太陽出來后去登高,呼吸新鮮空氣,以滌蕩身心、暢達情志,調養好心神,打破“悲秋”情結。
不同的燥 不同調理
肺燥誘發咽炎支氣管炎:可適當用沙參、麥冬、枇杷葉各15克煮水代茶飲。
鼻出血、牙齦出血或大便出血:喝蓮藕墨魚排骨湯以助清熱降火、涼血止血。
慢性咽炎干咳、少痰無痰:可用青橄欖煲豬肺或瘦肉以清肺燥;或燉雪梨銀耳湯以養陰潤肺。中醫認為橄欖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之功,辦公一族還可以將橄欖當茶沖泡喝,或者加些蜂蜜等。
(責任編輯:黃瑩 )
文章關鍵詞:
現在雖然天氣還是很熱,但立秋過后,就意味著秋季的到來了。這時養生的一個重點問題就是預防秋燥。所以,接下來,小編為你介紹食療防秋燥方法。詳細>>
秋風襲來,空氣中的水汽又被帶走了,所以秋天的空氣顯得極為干燥,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秋燥也會傷害到身體的健康,那么我們該如何防秋燥的……詳細>>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干燥的癥狀,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于……詳細>>
在處暑的時節里養生所需要注意的是預防秋燥,而預防秋燥的方法有很多。我國中醫認為按摩和蜂蜜就可以有效防止秋燥發生。接下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