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秋季是一個干燥的季節,很多的人不注意飲食就會不小心的腹瀉,尤其是小孩子,不注意吃東西,很容易腹瀉.經常腹瀉的話,吃藥可能會對身體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還是采取無副作用的中醫疚療方法。
向大家詳細一些針灸治療腹瀉的手法:
腹瀉灸法1
取穴:腹瀉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點直下,赤白肉際之處)。
灸法:采用艾卷溫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鐘,每日2~3次,治愈為止。
腹瀉灸法2
取穴:中脘、神闕、天樞、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腸俞穴;五更泄者加關元、氣海、命門穴。
灸法:采用艾條溫和灸法,每穴灸5分鐘;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壯。
腹瀉灸法3
取穴: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闕、關元穴;濕重者加陰陵泉穴;嘔惡者加內關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闕穴采用隔鹽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壯,其他穴位采用艾條溫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鐘,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濕型腹瀉。
腹瀉灸法4
取穴:足三里、隱白、天樞、中脘、神闕穴。
灸法:神闕穴采用隔鹽灸法,每次灸5~7壯;其他穴位采用艾炷無瘢痕直接灸法,先將穴位處涂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麥粒大小的艾炷,點燃施灸,當病人感到熱痛不可耐受時,更換艾炷,每穴灸5~7壯,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腹瀉灸法5
取穴:申脈穴。
灸法:采用艾條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點燃艾條對穴位處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10分鐘,每日1次。
針灸養胃的注意事項:
一是分體質
艾灸適宜虛證和寒證,如虛弱怕冷、久病久泄、關節冷痛、寒咳哮喘、風寒感冒等;不適合實證和熱證患者,如上火、口舌生瘡、大便干結、小便短黃、發熱等。
二是分人群
青壯年和男性可以多灸,婦女和兒童宜減量、少灸,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
三是分身體狀況
極度疲勞,過度饑餓、口渴,醉酒時都不宜治療,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緒不穩定時也不宜用,否則會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分穴位
常灸的穴位主要是足三里、關元和神闕,這些穴位能激發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起到保健作用。最好不要在面部、陰部施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責任編輯:黃思源 )
文章關鍵詞:
平衡針灸學是在繼承傳統醫學的基礎上,吸收現代科學理論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現代針灸學。是以中醫的心神調控學說和西醫的神經調控學說為理論基礎,形……詳細>>
肩關節疼痛、肩膀發硬等,都是肩周炎的常見癥狀。對于治療肩周炎來說,不妨試一試針灸療法。詳細>>
胃病是現代人的高發疾病,很多家庭都有胃病患者,那么,胃不好該怎么養胃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養胃的方法。運動養胃雖然不是最主要的養胃方法,……詳細>>
舌癌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惡性腫瘤,男性多于女性,多數為鱗狀細胞癌,特別是在舌前2/3部位,腺癌比較少見,多位于舌根部;舌根部有時亦可發生……詳細>>
秋冬時節天氣寒冷,如果不注意日常的飲食,那么很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腹瀉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給身體的健康也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那么我們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