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俗話說,“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對于人類而言,雙腳是非常重要的部位,雙腳有第二心臟的說法,想要健康長壽,我們要做好腳部的護理。那么該如何養腳護腳呢?看看下文介紹。
腳是“第二心臟”
“從中醫的角度講,人體12條經脈中有6條通過足部,腳上的穴位占全身穴位的1/3之多,很多臟腑功能的變化都會反應在足部。”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腳先衰”,腳為人體的精氣之源,只有雙腿健康,經絡傳導才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因此,說它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一點不為過。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也表示,手、腳上都有很多經絡通過,與大腦、心臟等密切相連。因此,中風發生時,很多人都有手腳發麻、抖動、無力等癥狀。
按摩、泡腳、走路健身是足部養生的三大法寶。張湖德說,按摩能加強人體氣血的流通,讓經絡更疏通。他建議重點可以按摩胃經上的足三里穴、足太陰脾經上的三陰交穴、足太陽膀胱經上的至陰穴等穴位。
所謂“春天足浴可升陽固脫、夏天足浴能祛暑濕、秋天足浴可肺潤腸濡、冬天足浴使丹田溫煦”,泡腳則是一年四季都要堅持做的事情,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甚至可能起到改善心臟供血的作用。泡腳時水溫以40℃為宜,每次泡20~30分鐘。
走路健身受到不少中老年人的青睞,不過中老年人走路時不能太快太猛,否則可能會耗傷氣血。走得太快可能會出現頭暈眼花、呼吸急促、容易摔倒等問題。中老年人每次散步時間控制在60~70分鐘內即可,每次持續走路的時間應有30分鐘,以達到鍛煉的效果。
為大家介紹四種護腳方法:
腳方法一:赤腳走石路
每天可在公園的鵝卵石路上赤腳行走,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一年四季不間斷。赤腳走石路,可刺激足底的涌泉穴。經常赤腳在鵝卵石路上行走,可使血氣充足,滋筋養腿。
護腳方法二:徒步行走
走路是最簡單、最柔和、最方便的健身之道。“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說明走路有益于身體健康。對于上班族來說,上班或下班時,可提前一站下車,徒步上班或回家。以步代車,穩步健走,沒有急事不坐車。長期堅持徒步行走,可無病健身,有病治病。
護腳方法三:給腳做個按摩
人體12條經脈,其中有6條循行于足部,足底部有足少陰腎經。所以,腳是足三陰之始,足三陽之終。單從人體十二正經的穴位來講,人體單足上就有31個穴位,雙腳分布有60多個穴位與內外環境相通。
因此,可常按摩雙腳。可以用雙手搓腳,如將兩手掌搓熱之后用兩手掌輪流搓兩腳的腳心,直到搓紅發熱為止。另外,沒事時可旋腳,即右腳向前抬起,腳尖由里向外,順時針旋轉16圈,然后再由外向里,逆時針旋轉16圈,每次半小時以上。這種護腳方法同樣可無病健身,有病祛病。
護腳方法四:熱水洗腳
熱水洗腳,可促進周身血液循環;走完長路熱水泡腳,可消除疲勞;睡前洗腳,可促進大腦皮層進入抑制狀態,睡眠特別香甜。
不過專家提醒,泡腳時間不宜過長。這是因為泡腳時間過長時,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造成了身體其他部位相對缺血,可能會造成腦供血不足而昏厥。
腳是人體“第二心臟”,腳上有很多的穴位,以上為大家介紹了養腳護腳的小妙方,希望大家注意腳部的保健,這樣才能更健康更長壽。
(責任編輯:黃思源 )
文章關鍵詞:
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會不斷衰老,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自然規律。現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壓力不斷變大,絕大多數年輕人機體衰老的……詳細>>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雙腳屬于人們的第二心臟,全身氣血的運行以及造福的聯絡,主要是通過雙腳貫穿了上下經絡。腳上有五臟六腑的穴位反射區,能夠反……詳細>>
衰老是一種自然現象,女人最害怕的就是衰老,衰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避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延緩衰老,其中食療跟按摩方法是可以有效的……詳細>>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人老腳先老”的說法,這里說的“腳先老”,實際上就是“骨老”。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在走樓梯或者走路的時候會感到勞累,身姿不……詳細>>
大家都希望自己永遠保持年輕狀態,而歲月的腳步卻總是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留下痕跡。雖然我們無法長生不老,但是我們可以為我們的年輕做點什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