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公園、廣場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一些練氣功強身健體的中老年人,氣功這種養生方法很多人對它情有獨鐘,并且運用于治未病里。
氣功通過運動四肢、軀體可促使經絡暢通,并運用呼吸、意念調節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減肥、美膚,進而預防多種疾病的效果。
在諸多養生法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導引、按蹺、吐納、坐忘這一類現稱氣功的自我身心保健法。《黃帝內經》提到:“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段話,前三句說的就是古代氣功的鍛煉。雖然這里沒有鋪展開具體的方法,但卻點明了氣功鍛煉最重要的核心———調心。“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從中可以看出氣功的核心內容———三調(調身、調息、調心)合一觀念的雛形。
中國古代的一些醫學大家無不是出色的養生家,對養生有很高的造詣。漢代名醫華佗,創編了仿生的氣功功法“五禽戲”,自己堅持鍛煉,還傳授給其弟子吳普等人。據說,吳普后來十分健康地活到了90多歲,與他每天必練五禽戲不無關系。晉代名醫張湛提出十項“養生大要”,其中前四項即嗇神、愛氣、養形、導引,均與氣功有關。南北朝時的醫家陶弘景,提出氣功鍛煉應動靜結合,以靜為主。集中其氣功養生思想的專著《養性延命錄》,倡導氣功養生的目的是無病無災,健康長壽。隋朝太醫巢元方在其著作《諸病源候論》中,收錄了導引法200余種,這些方法不僅可用于治病,亦可養生健體,預防疾病。金元四大家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學術觀點各有特色,但對于氣功,則一致認為其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保健養生作用。明代杰出的醫學家李時珍,積極倡導氣功鍛煉,他結合自己的練功體會,對氣功與經絡的關系問題發表了許多寶貴的見解。
歷代名醫對氣功這—養生方法情有獨鐘,把它視為“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之—,是因為氣功鍛煉具有以下優勢:①氣功是一種身心兼養的自我保健方法,通過調身、調息、調心,外煉筋骨皮,內煉精氣神,使經絡通暢,正氣充盈;②氣功的整體調節作用較強,能有效促進人的整體功能改善和健康水平提高,同時,氣功具有雙向調節的特性;③氣功鍛煉簡便易行,費用低廉,安全可靠。氣功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一般情況下,無需進行復雜的體質辨識。只要在有經驗的氣功醫師指導下學練功法,就能成為“治未病”獨特而有效的方法。
兩種氣功鍛煉功法:
動功
第一步:伸臂收腹。平躺在墊上,自然向頭部后面伸直手臂,兩手相扣,手臂貼著耳朵收縮腹部,把肩胛骨向上提重復25~50次。
第二步:收腹提臀。仰面躺在地板上,兩手平放在地板上,或者交叉抱在腦后兩腿膝蓋向胸前收,使它們成90度收縮腹部,收臀離地使兩腿向上移動動作的幅度很小,只是提臀而已,不用搖動兩腿,重復25~50次。
第三步:左右伸脊。平躺在墊上,兩手放在下腹部上,通過將左右下肢向下拉伸呈行走狀,以活動脊柱旁肌肉,重復25~50次。
靜功
第一步:調勻呼吸。又稱“調息”。即把呼吸分解為吸、停、呼三階段并緩慢調勻,使呼吸持續穩定。建立鼻呼鼻吸、氣沉丹田的條件反射。呼吸時,大腦要有意識地誘導,使氣下沉丹田,逐漸、耐心地建立條件反射。
第二步:意守丹田。又稱“調心”,即在意念活動中,想象以腹內臍下一寸五分處的氣海穴為中心形成一個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雜念。意守應自然,不可無意去守,亦不可強守,應是似守非守。愈靜則效果愈好,達到穩定安靜的半睡眠狀態,可對高級神經中樞起到保護性抑制作用,結合內臟自然而平緩的活動,使身體各部的機能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練呼吸時要意守呼吸,體會呼吸的柔和自然,舒適平穩,達到“意念合一”。
第三步:緩慢收功。練完功后不要急于起來,要以肚臍為中心,用一手掌按在肚臍上,另一手掌心貼在這只手的手背上,兩手同時以肚臍為中心揉轉,先由內向外,由小到大緩緩劃圈,左轉三十圈。稍作停頓后,再由外向內,由大到小劃圈,右轉三十圈,到肚臍處停止,即是收功。然后可以隨意活動身體,但不要做劇烈運動。
注意事項:正確認識,去偽存真功前準備,提高效果遵循指導,掌握要領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注重總結,防走彎路。
練靜功至一定程度,會覺丹田部位有一股溫熱氣感真氣聚集、儲蘊。下伸至會陰穴,往后向上升經督脈經絡的長強、夾脊、玉枕、百會等穴,再向前往下,循任脈經絡由“膻中穴”回到“丹田穴”,出現任督經氣循環的感覺小周天循環。再進一步鍛煉,可出現真氣沿全身十二條經絡及奇經八脈循環的感覺大周天循環。練功到此,人就會感到周身經絡氣血通暢,精力充沛。
需要強調的是,靜功與動功要相互結合,且要持之以恒進行訓練,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動功通過舒筋活絡使氣血得以暢行無阻,靜功通過意識誘導呼吸將真氣聚集丹田,使之運行全身,兩者結合,共奏祛病、健身、減肥、美膚之效。
(責任編輯:黃思源 )
文章關鍵詞:
第二步:收腹提臀。仰面躺在地板上,兩手平放在地板上,或者交叉抱在腦后兩腿膝蓋向胸前收,使它們成90度收縮腹部,收臀離地使兩腿向上移動動作……詳細>>
氣功強調保健、延年,道家氣功講求性命雙修。中醫專著《黃帝內經》記載“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積精全神”、“……詳細>>
第二步:收腹提臀。仰面躺在地板上,兩手平放在地板上,或者交叉抱在腦后兩腿膝蓋向胸前收,使它們成90度收縮腹部,收臀離地使兩腿向上移動動作……詳細>>
氣功通過運動四肢、軀體可促使經絡暢通,并運用呼吸、意念調節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減肥、美膚,進而預防多種疾病的效果。不少老人都會有練習氣功的……詳細>>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體質變得越來越差,大多數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其實可以通過鍛煉的方法來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但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練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