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秋收冬藏,秋冬時節是養生的好時段,我們要趁著這個養生好時機來調理一下身體的健康。進入寒冬之后,身體的抵抗力逐漸的下降,我們一定要注意加強日常的保養。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好日常的進補呢?如何增強抗寒能力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冬季時節的食補調養方。
食補在秋冬調養中尤為重要
可多吃蔬菜,適當增加動物內臟、瘦肉類、魚類、蛋類等食品,還可多吃雞、甲魚、龜、羊肉、桂圓、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這些食品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不僅能補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熱量,還能益氣養血補虛,對身體虛弱者尤為適宜。還有藥酒、藥粥等,均可根據體質選用。
冬季驅寒如何飲食:
多吃主食,適當吃點羊肉、鵪鶉和海參。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一種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發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動物肝臟、胡蘿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中含胡椒堿。它們都屬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御寒能力。
另外,推薦兩款驅寒茶:
黑豆茶
黑豆可抗擊衰老,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到黑豆對延緩衰老、治療腰膝疼痛很有效果,另外,想補腎、烏發的女性也可以經常引用這道茶。
黑豆的營養價值與黃豆不分上下,藥用價值高于黃豆。在經期后期或經血量少時引用這道茶,可以呵護虛弱的身體。這道活血補身茶有不易消化的特點,所以消化功能較差、尿酸、通風患者不宜過度食用。
做法:取黑豆100克、蘇木10克、紅糖適量、清水700ml。將黑豆用清水洗一下,瀝干水分后備用。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蘇木和黑豆,將黑豆煮熟后取出蘇木和黑豆。之后再加入適量紅糖,將其攪拌融化后即可食用。
紅棗茶
紅棗有增強體能、加強肌力的功效。其含有環磷酸腺苷,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且含有山楂酸等成分,有抑制癌癥的效果。
紅棗含糖類、有棗含糖類、有機酸、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和c。性平,味甜醇,能補脾胃,用于脾胃虛弱。紅棗含糖量高,產生熱量大,因此特別適合在冬天食用。
做法:每次用紅棗10-15顆最好,把棗皮切破,放在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常服有健胃滋補作用,是老少皆宜的良療飲料。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部分人群一到了冬季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陽虛體質,其實生活中的一些食材可達到暖身驅寒的效果,不妨了解一下。詳細>>
冬季天氣寒冷,容易感冒,抗寒抗感冒是冬季的基本養生方法,想要安全過冬,首先要懂得防寒保暖、預防感冒,那么,冬天怎么防寒抗感冒呢?詳細>>
我們常說“美麗凍人”,寒冬時節,可以說是寒風刺骨,但是很多的女性朋友為了美麗,依然穿著短裙、絲襪、長靴,拒絕厚厚的棉服。穿的少雖然漂亮……詳細>>
我們都知道女性朋友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所以女性朋友們都非常重視日常的保暖,其實男性朋友們也要加強日常的保暖,否則會威脅到身體的健康……詳細>>
在小寒節氣后天氣變的更加寒冷,而此時也是養生的滋補的好時節,尤其是女性更是要把握好時間最好養生保健的工作。冬季女性多數都十分怕冷,還有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