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每個人對寒冷的感知程度不一樣,有些人不怕冷,有些人則格外怕冷,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褲等,還是會手腳冰涼。專家介紹手腳冰涼也是有原因的,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現。下面介紹手腳冰涼的危害跟調理方法。
介紹一下手腳冰涼背后可能隱藏的四種疾?。?/strong>
1.首先應想到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這是一種動脈和靜脈慢性損害的血管疾病,大多在寒冷季節發病。病變主要是肢體中小動脈及淺表靜脈的慢性炎癥,逐漸發展為血栓,致使患肢血管血流不暢通,受冷后感到腳部麻木、冰涼或疼痛,走路時小腿酸痛或抽痛,甚至引起跛行,嚴重時可引起肢端潰瘍或壞疽。受冷或情緒激動時可誘發血管痙攣,使癥狀加重。患肢股動脈搏動減弱,胭動脈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2.閉塞性動脈硬化癥
主要是下肢動脈血管硬化,使血液供應不足,發生肌肉和神經營養障礙,表現為肢端發涼、疼痛與跛行,嚴重者可引起腳趾潰瘍與壞疽。這種病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之一,往往還有其他部位的動脈硬化,如眼底動脈、腦動脈、冠狀動脈等。一般發病年齡較大,男多于女,但如果兼有糖尿病也可在青壯年時期發病。
3.雷諾病
也是一種周圍血管疾病,寒冷或情緒激動時容易發病。發病時肢端冷涼,有麻木、針刺感等異常感覺,嚴重者可引起肢體營養障礙或潰瘍。病人有時有對稱性肢端小動脈陣發性痙攣,發作時肢端蒼白、發紺,寒冷或情緒激動容易誘發血管痙攣癥狀。
4.無脈癥
主要在大動脈上肢缺血癥狀,如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低或測不出。但個別病人下肢中動脈也可發病,表現下肢冷涼、發麻、無力、跛行等。由于下肢動脈供血不足,致發涼怕冷,容易生凍瘡。檢查時可發現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四種湯有效改善冬天手腳冰涼
1.大棗生姜湯。主要原料為大棗,生姜,紅糖。具體做法是:大棗10個,生姜5片,紅糖適量,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堅持服用。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的作用。
2.人參枸杞湯。人參、枸杞各5錢,加入1500毫升水,用大火煮滾后,再用小火煮15-20分鐘即可飲用。
3.四紅湯。紅小豆、紅棗、花生仁(紅皮)、紅糖。紅豆洗凈,清水浸泡1小時。紅棗洗凈,溫水浸泡片刻。鍋中放水,放入紅豆、紅棗、花生仁,大火煮開。然后放入適量紅糖,轉小火熬煮。煮稠即可。
4.四物雞湯。烏骨雞1只、當歸3錢、川芎2錢、白芍3錢、熟地3錢、生姜5錢。將雞與藥一起投入砂鍋中,加水約1升,大火煮沸后,撈去浮末,再加入姜片,轉至小火,燉至雞肉和骨骼軟爛,調味并撈棄藥包、姜片即成。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女人都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有時即便是穿得很厚,手腳也暖和不起來,因而一到冬天就會趕緊把各種取暖設備用起來,比如暖……詳細>>
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天氣已經逐漸漸涼,很多體質比較虛寒的人,就容易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其實手腳冰涼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引起血液流通不……詳細>>
很多女性都會有手腳冰涼的情況,現在雖已入春,但還是會感覺手腳冰涼。即便是身上穿的再厚,這種癥狀也不會有多少緩解。雖然手腳冰涼算不得是一種……詳細>>
天氣一冷,就感覺全身發冷,手腳尤其冰涼的受不了。這種情況,就是中醫所說的“陽虛”,也就是一般所俗稱的“冷底”或是“寒底”。 手腳冰冷和心……詳細>>
冬天手腳冰涼多是經絡不通暢所致,按照年齡層次來劃分。比如:老年人來說,手腳冰涼的原因可能是心臟、腎臟功能衰退,造成動力不足;對于年輕人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