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這幾日的氣溫總體還是處于較冷的狀態。許多人的抵抗力隨之也漸漸出現下滑的情況。深秋季節,手腳、小腹、和脖頸冰涼是最常見的現象。有時候很難讓這些部位暖和過來,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到利用拔罐和艾灸的方式對這些部位進行驅寒舉措。
寒氣逼人 按摩三穴位
拔罐和艾灸確實能將身體的寒氣逼出,同時中醫推薦對命門、神闕、關元這三個穴位進行按摩有驅寒補腎氣的神奇功效。
命門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為元氣之根本、生命之門戶,故名命門。命門之火衰微,則寒邪易侵襲人體,出現畏寒、關節疼痛等癥狀,因此,此穴為壯陽補腎散寒的常用穴位。操作方法:擦法(用手掌的大魚際、掌根或小魚際附著在一定部位,進行直線來回摩擦)治療,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
神闕穴:在肚臍中,臍乃“先天之結蒂,后天之氣舍”,是“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陽氣,具有溫通陽氣、散寒通絡的作用。操作方法:兩手相疊,掌心對準并貼在神闕穴,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
關元穴:位于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它是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并且能大補元陽,故名關元。關元穴具有溫腎、散寒、益氣的作用,是治療真陽不足、腎陽虛衰、寒凝血結、陰寒內積的常用穴位。操作方法:擦法,以透熱為度,每日1~2次。
防寒也可以這樣做:
1、戶外活動可促進熱量產生
戶外活動可促進熱量產生,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氣溫驟降后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
鍛煉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例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做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運動應選擇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誘發急病。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要避免過早起床鍛煉,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
2、養生晨起服熱粥
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御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對于喉嚨不適、發炎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還可常食安神養心的桂圓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胃理腸的鯽魚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蘿卜粥等。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天氣冷,我們穿的衣服自然就要多一些,但是不少人在防寒保暖方面依然存在不少誤區,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詳細>>
秋季天氣轉涼,人們會感覺更舒適,但是秋季卻是多病的季節,感冒、發燒、過敏是秋季高發病,因此一定要做好養生工作。其實,對于秋季養生,按摩……詳細>>
隨著萬物生長,陽氣生發,新陳代謝越來越旺盛,不少人總是出現不明原因的情緒低落、焦慮恐懼或抑郁等,以至于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這種情況下可以……詳細>>
找到相應的穴位適當的進行按摩,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具有延年益壽以及強身健體的功效,在中醫的指導下找到委中穴、合谷穴、關元穴、陽陵泉穴……詳細>>
中醫認為通過按摩能夠輔助治療各種疾病,科學的對相關的學位進行按摩能達到溫通經絡以及補益陽氣的效果,同時也能讓氣血和陰陽合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