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養生中,中醫按摩自然不能被忽略。中醫按摩除了按,還有一種手法就是:搓。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中醫按摩中“搓”的手法,幫你增強免疫力。
搓面改善臉部血液循環
搓面療法是用手輕輕搓擦面部的一種民間療法,有一定的養生保健作用,可防治一些身體疾患。清代醫學家吳尚先在《理瀹(yuè)駢文》中就說:“晨起擦面,非徒為光澤也,和氣血而升陽益胃也?!?/p>
操作方法:每天清晨,搓熱雙手,用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到額部時兩手向兩側分開,經頰而下,反復搓面10余次,至面部輕輕發熱為好。
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環的作用,可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治療面神經麻痹、面部色素沉著、黃褐斑、面部神經痛等病癥。長期堅持可延緩顏面衰老,推遲老年斑產生。氣候干燥時,可先用熱水洗臉,擦干后涂上護膚膏,然后再搓面,可滋潤皮膚,防止皸裂。有面部皮膚病、面部瘡癤、膿腫、皮膚劃痕癥、過敏癥等的人,不宜用此法。
“搓”,在中醫按摩推拿中,屬于摩、推、擦法范疇,就是用手在體表施加少許壓力,進行單方向、往返、或環轉的活動。經常搓一搓,可舒筋通絡、活血化瘀、預防疾病。
常搓7個部位延年益壽
搓前額醒神志。將兩手手掌指尖相對放在前額,從中線向兩邊單方向推搓,每天30-50下。此法可以清醒神志,延緩“抬頭紋”的出現,早上醒來后操作更好。
搓鼻翼防感冒。兩手食指從眉頭正中開始,順著鼻梁推下來再搓上去,力量不要太大,操作次數以鼻翼微微發紅為最好。此法可加快鼻部的血液循環,刺激穴位,預防感冒和鼻炎。
搓兩耳聽力好。耳朵上的穴位非常多,用兩手手掌輕按兩耳,上下方向往返推搓,將耳廓搓紅搓熱,可以刺激耳部穴位,不但能聰耳醒神,還能強身健體。
搓胸脅調情緒。將兩手手掌輕按于胸骨和兩側脅肋,做環轉的搓摩活動,每個部位每次50下,每天可以多做幾次。此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還可以舒緩情志,調暢情緒。
搓肚子理腸道。將手掌輕放于胃脘部,做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推摩。此法順時針操作可以促進排便,逆時針操作可以止瀉。另外睡前做一做可以安神定志,促進睡眠。
搓后腰暖腎臟。將兩手手掌輕按后腰,指尖朝下,做往返的摩擦,時間5-10分鐘,將腰部擦熱為止。此法可以暖腎強腰,每天堅持做可以預防腰酸腰痛。
搓手足免疫強。用兩手手心或手背互相對搓至搓紅搓熱,可以刺激手穴,強壯身體。用兩手手掌分別搓擦兩足底至搓熱,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預防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
中醫按摩手法中的“搓”,學會以上按摩手法讓自己更身強體健吧。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當身體勞累時搓一搓臉,是不是感覺立馬精神。除了搓搓臉外,搓其他部位也能達到活血化瘀和舒筋通絡效果,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比按摩效果更好。詳細>>
搓手是最簡單的養生保健方法,能疏通經絡以及調整氣血運行,可達到扶正祛邪以及輔助治療疾病的效果。手上的穴位有很多比如魚際穴和合谷穴等,搓搓……詳細>>
經常搓手有利于刺激穴位,也能防止凍瘡和傷風。對于老人來說,搓手可以防止手部肌肉萎縮,還能延緩衰老,鞏固動手能力等等。詳細>>
在手上有很多的穴位,比如魚際穴、合谷穴,不同的穴位對應著身體的不同的器官,經常性的手搓手能夠調節臟腑功能,同時也可以美容養生。詳細>>
中醫認為腳是人們的第二心臟,在腳底有很多五臟六腑的反射區。睡覺前使用熱水泡泡腳,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同時達到了安神助眠的效果。若是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