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四肢沉重,腸胃不佳,精神萎靡,這些都是春季常見的癥狀,專家介紹如果身體出現了這些癥狀,那么很可能是體內濕氣重的原因。人體濕氣重會引發很多的健康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祛除濕氣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祛除濕氣的中醫方法。
祛濕的3大刮痧穴位: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后,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作用: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濕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狀況。
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拇指)。作用:中醫認為濕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濕、清神志,尤其適合初秋里濕邪較盛的人群,可輔助緩解痰濕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秘、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
陰陵泉穴
采用正坐或仰臥姿勢,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處于脛骨后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作用:體內有濕就容易感受外濕,別讓體內濕邪太大,除了外散還要內化一部分。在陰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內化濕邪的作用,還可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泄瀉、水腫、膝痛等。
推薦的去除濕氣的食療方:
紅豆+花生+大棗
做法:
1、紅豆、花生仁洗凈,用冷水浸泡回軟。
2、紅棗洗凈,剔去棗核。
3、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4、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入紅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后,放入紅棗,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調味即可。
綠豆+薏米仁
做法:
1、將薏米仁浸泡一夜。
2、將浸泡過的薏仁與綠豆加水煮半個小時。
3、加入白糖即成。(也可以等粥冷卻,加入蜂蜜)
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麥,口感更好。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有病的人體內,是頑固的濕邪;貌似健康的人體內,也有濕邪埋伏在那里伺機行事。如何判斷自身的濕氣?中醫教你幾種常見的方法,非常實用。詳細>>
相信大家在洗澡的時候都會對皮膚進行揉搓,就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而且能夠促進皮膚的清潔,更容易洗干凈。有的人在洗澡過程當中搓洗皮膚的時……詳細>>
相信大家對刮痧一點也不陌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讓五臟六腑得到充分氧氣和血液供應,受到眾多年輕人喜愛和歡迎,那刮痧能不能去濕氣呢。詳細>>
春季南方春氣候潮濕、陰冷、反復多變,人體內容易濕氣重,大家要小心濕氣重的癥狀,并做好預防工作,祛濕防病身體才健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