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體內濕氣大,有什么方法可以祛濕呢?身體出現任何癥狀,在調理的時候都要講究方法是否正確才行。接下來,所要為大家介紹的中醫關于祛濕的簡單方法,這3種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有效祛濕,快來了解了解吧。
身體濕氣大的癥狀
看形體。中醫有說“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濕”。虛胖體型的人多有水濕,嚴重者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看狀態。濕氣明顯的人士常常感到身體特別困倦,懶得活動,頭重如裹,頭腦不清爽,關節沉重,渾身酸痛,這是濕氣黏滯,阻滯經絡的表現。此外,這些人士還常有胸悶的感覺,要長呼一口氣才舒服。
看胃口和食欲。濕氣重的人士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日常有隱隱的胸脘痞悶感,這種感覺就好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似的。這是典型的脾虛濕困表現。
看大便。體內濕氣重時,大便往往稀爛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質也很松軟,而且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沖走。人也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看小便。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但次數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熱或澀痛感。個別女性朋友還有白帶量多,這些都是濕氣重的表現。
看舌頭。判斷有無濕氣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濕證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邊有齒印,苔白膩。而濕熱證候的人士常是舌紅苔黃膩。
看耳朵、頭發。耳朵里耳屎呈油狀易流出也提示濕熱證候明顯。此外,如果毛發容易油膩出油,面部皮膚油膩油亮或早晨眼皮腫,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發黃也常提示體內有濕氣。
那么,中醫是如何祛濕的呢?
中醫3種方法幫你祛濕
拔罐療法。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濕氣。
鍛煉運動法。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癥。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飲食調理法。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最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在春天里,萬物生發,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姜、蒜,而針對體內的濕氣,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里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癥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于淋雨后預防感冒。
以上就是中醫祛濕的簡單方法,快來試試看吧。
(責任編輯:吳任飛 )
文章關鍵詞:
濕邪是中醫六邪中的其中一個,具有重濁粘滯以及趨下的特性。比起其他的邪氣來講濕邪是最為頑固的,并且容易引發各種癥狀,需要長期調理才能夠有效……詳細>>
隨著春季的到來,雨水逐漸增多,室內也變得很潮濕,導致人也變得全身乏力和精神不振,而且會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癥狀,其實在都是濕氣過重所導……詳細>>
春天雨水天氣多,易引起濕氣重。當濕氣重時會導致全身無力、身體肥胖和水腫等,若想要去除體內濕氣需做好生活中的保健。詳細>>
春季體內濕氣重怎么辦?入春后,陰雨綿綿,很容易濕氣入身,傷害我們的健康。那么,該如何預防入體,又該如何調理體內濕氣呢?看看中醫有什么好辦……詳細>>
濕氣重是很多人常聽的一個詞,那么怎么知道自己身上濕氣重不重呢?如何緩解濕氣重癥狀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