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古代針灸用具是幾針?針灸療法是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那么古代針灸用具是幾針?
《靈樞九針十二原》曰:“九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閗針,長一寸六分。二曰員針,長一寸六分。三曰鍉針,長三寸半。四曰鋒針,長一寸六分。五曰鈹針,長四寸,廣二分半。六曰員利針,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針,長三寸六分。八曰長針,長七寸。九日大針,長四寸。閗針者,頭大末銳,去瀉陽氣。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鍉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刃三隅以發痼疾。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員利針者,大如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痹。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大針者,尖如梃,其鋒微員,以瀉機關之水也,九針畢矣。”
古代針灸用具九針分別是:
鑱針
鑱針,古針具名。九針之一。醫學敎育網搜集整理《靈樞·九針論》:“鑱針者,取法于巾針,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也。”該針形如箭頭。主要用于淺刺出血,治療頭身熱病及皮膚疾患等。
圓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如圓筒狀,針尖呈卵圓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療肌肉疾病。
鍉針
古針具名。九針之一。《靈樞·九針論》:“鍉針,取法于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出。 又稱推針,是通過對經絡穴位的皮膚表面進行按壓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鍉針長約3~4寸,以粗鋼絲制成,也可采用骨質或硬木制成。針頭鈍圓,不致刺入皮膚,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壓。柄部或用鋁絲纏繞,在推壓時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動,以增強感覺。
鋒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即現代常用的“三稜針”。針體圓,針尖呈三稜狀,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靜脈及小血管,治療癰腫、熱病、急性胃腸炎等。
鈹針
鈹針,古針具名,九針之一,亦稱(钅非)針、鈹刀、劍針。《靈樞·九針論》:“鈹針,取法于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是形如寶劍,兩面有刃的針具。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癰疽,排出膿血。
圓利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狀如馬尾,針尖又圓又尖。多用于治療癰腫、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毫針
毫針(filiform needle),是用金屬制作而成的,以不銹鋼為制針材料者最常用。不銹鋼毫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能耐熱和防銹,不易被化學物品腐蝕,故目前被臨床上廣泛采用。也有用其他金屬制作的毫針,如金針、銀針,其導電、傳熱性能雖明顯優于不銹鋼毫針,但針體較粗,強度、韌性不如不銹鋼針,加之價格昂貴,一般臨床比較少用。至于鐵針和普通鋼針,因容易銹蝕,彈性、韌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于磁針法外,目前已不采用。
長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較長,一般為六至七寸(相當于 20~23 厘米)或更長一些。 多用于深刺,以治療慢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
大針
針尖形如杖,略圓,似鋒針,長4寸。大針主治關節內有水氣停留的疾患,用以瀉水。這種針也可用以通利九竅,祛除三百六十五節的邪氣。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針灸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在古裝劇中。我們常看到針灸治療疾病。可見古代針灸用具的神奇之處。那么,古代針灸用具到底是幾針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詳細>>
古代針灸用具是幾針?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那么古代針灸用具是幾針?下面一起來了解下。詳細>>
中醫是我國一項博大精深的醫學,有著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其中針灸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針灸是中醫特色的治療方法,可以單獨治療很多疾病,也可以……詳細>>
如何預防針灸意外危險?針灸是我國中醫中的治療手段,針灸對疾病的治療有很大幫助。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針灸也會有意外危險發生,是需要有效……詳細>>
中華民族使用了幾千年的針灸針,目前有了國際通行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沈遠東介紹,這是首個在世界傳統醫藥領域內發布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