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麻風疫苗副作用有哪些?很多新手爸媽都會比較擔心孩子接種疫苗的問題。有不少媽媽反映孩子接種麻風疫苗后容易發燒,有些還伴有全身出紅疹的癥狀,像是打過疫苗后抵抗力反而降低了似的。其實啊,打了麻風疫苗出現這些情況是正常的,新手爸媽要是還不清楚還擔心的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麻風疫苗的副作用。
麻風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
1、注射疫苗后24小時內,在注射部位會出現疼痛和觸痛,一般2~3天會自行消退;
2、一般接種后1~2周會出現發熱,輕度1~2天可自行緩解,不需處理,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繼發感染,中度發熱或發熱超過48小時可藥物降溫。
3、皮疹:一般接種疫苗后12天內可能有輕微皮疹出現,出疹時間一般不超過2天,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那么,打麻風疫苗的孩子還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打預防針雖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有效措施,但也并非人人適宜。有以下情況的孩子就不宜打預防針。
一、正在患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發熱的孩子,如打預防針,會使體溫升高,或誘發和加重疾病。
二、患傳染病后正處于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度過檢疫期的孩子,若這時打預防針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三、有哮喘、濕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孩子,打預防針后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尤其是麻疹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制劑等致敏原較強的預防針,更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有癲癇和驚厥史的孩子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或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制劑,易發生暈厥、抽風和休克等,更不宜打預防針。有嚴重佝僂病的孩子也不宜用骨髓灰質炎活疫苗。
四、患急慢性腎臟疾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化膿性皮膚病和化膿性中耳炎的小兒,打預防針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響孩子的康復。必須指出的是,小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要心臟功能好的照樣可以打預防針。
總之,當孩子患有上述疾病或生理變化時是不宜打預防針的。但是,這是相對而言的。特殊的情況下,請醫生決定是否應打預防針。
注意:未滿1周歲的兒童嚴禁打此疫苗。有可能會發燒,麻疹,甚至會神經性耳聾。
要學會保健哦,現在,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入秋保健知識!
1、調起居解秋乏 增加睡眠一小時
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因此,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增加睡眠一小時,并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
2、秋燥易傷津虧陰
中醫學認為,秋季是多事之秋,氣候處于“陽消陰長”的過度階段,從立秋到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加之時有秋雨綿綿,濕氣較重,天氣以濕熱并重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說。
此時應該多喝水補津液。除了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以補水外,保持居住環境的濕度也是潤燥的重要環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中種些花或養魚,不然的話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或用濕拖把擦地等。
3、適量運動保陰氣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松平緩的項目。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如登山是秋季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
(責任編輯:鄧瑩瑩 )
文章關鍵詞: 麻風疫苗 麻風疫苗副作用是什么 麻風疫苗副作用
打疫苗一定安全嗎?很多新生兒在出生后的一段時間都會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一方面能預防一些疾病,其次增強嬰兒的抵抗力。其實啊,麻風,風疹都是很……詳細>>
麻風病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痛苦,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和行為問題。麻風病人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遭受歧視,精神受到巨大的創傷。麻風病人?!?a href="http://www.zpeb.net/zy/a/201405/609174.html" target="_blank">詳細>>
1月30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2011年的主題是:“消除麻風危害,保護健康權益”。我市衛生、民政、殘聯以及市紅十字會等有關部門近日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