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很多人都知道藥膳可以養生,但是卻不知道正確的方法,下面就讓小編給你介紹一下養生藥膳食譜吧。
一、養生養顏方
(1)補血良方 :四物湯:
原料:當歸、芍藥、熟地黃、川芎各15克,加水3碗,取1碗。
功效:空腹熱服,是補血最重要的處方。
(2)補血藥膳 :當歸枸杞茶:
原料:當歸5克、枸杞子15克、紅棗15克放入鍋中煮10分鐘即可。
功效:能補血調經、美容養顏、增強免疫力。
(3)補腎良方:六味地黃丸:
原料:干地黃240克,山藥、山茱萸各120克,澤瀉、茯苓、牡丹皮各90克。制成小丸,每日服用。
功效:是補腎養顏的基礎方。
(4)補腎藥膳:仙人粥:
原料:何首烏30-60克,粳米60克,紅棗5枚,紅糖少量。將何首烏煎取濃汁,與粳米、紅棗同入砂鍋內煮粥,粥熟時,放入紅糖少許以調味,再煮一會即可。早晚各服1次。
功效:可補氣血、益肝腎。
(5)補氣血藥膳:歸參鱔魚羹:
原料:當歸10克,黨參20克,鱔魚500克,蔥、姜、蒜、味精、食鹽、料酒、醬油等。將鱔魚剖好。當歸、黨參裝入紗布中,與鱔魚同入鋁鍋內,放入調料,加水適量。燒沸后用文火煎熬1小時即成。早晚各服1次。
功效:可大補氣血。
二、補血虛藥膳食療方
(1)當歸烏骨雞湯:當歸、黃芪各15克放入紗布袋中與烏骨雞煮湯,可補血虛。
(2)當歸枸杞紅棗茶:當歸5克、枸杞子15克、紅棗15克。加水煮10分鐘后加少許冰糖服用。有補血調經,美容養顏的功效。
(3)阿膠糯米粥:阿膠9克(烊化)與黑糯米60克煮粥,可補血虛。
(4)補氣養血粥:川芎3克、紅花2克、當歸6克、黃芪4克、粳米100克,加雞湯。煮粥服食,可補血養血。
(5)補血粥:黑糯米粥:大棗30克、桂圓10粒、黑糯米100克、紅糖(后)適量煮粥。補血調經、溫腎健脾。
三、養心食療方
棗豆黑米粥:紅棗25克,紅豆50克,黑米100克,紅糖適量煮粥。能補心血,健脾胃,養心寧神。
四、補肺養顏粥
(1)鮮人參燕窩粥
鮮人參15克,燕窩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燕窩用溫開水浸6小時后,鮮人參切片,與洗凈的粳米加水熬煮成粥,最后加入燕窩同服。
功效:補中益氣、補肺養顏。對肺氣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顏面無華最好。
(2)蓮子百合粥
蓮子100克,鮮百合100克,白糖適量煮粥,后加少許蜜餞櫻桃。
特點:色艷味佳,補肺健肺,養顏美容。
五、血虛女性應滋補養血藥膳:
1、十全大補湯:
材料:豬肉500克,豬肚50克,墨魚50克,黃芪10克,肉桂3克,熟地15克,炒川芎6克,當歸15克,白術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黨參10克,炙甘草6克,姜30克,蔥、花椒各適量。
制法:黃芪、肉桂、熟地、白術、炒川芎、當歸、白芍、茯苓、炙甘草、黨參等10味中藥裝入紗布袋內;豬肉、豬肚、墨魚洗凈切塊后同紗布藥袋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放姜、黃酒、鹽等。武火燒沸后,用文火煨燉,待肉熟爛食用。紗布袋撈出不用。每日早晚各吃1碗,可大補氣血。
2、當歸生姜羊肉湯:
配方:當歸2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羊肉切塊,加入生姜,當歸及調味品同燉。味道鮮美,且是中醫補血傳統良方
3、傳統失眠藥粥
①針對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多夢、黑眼圈的女性,可以服食酸棗仁粥。做法為:將酸棗仁50克搗碎后取汁,用粳米100克加汁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可養心、安神、斂汗。
②睡眠不熟,很容易醒的人,可以服食小米蓮子百合粥。做法為:小米100克,蓮子、百合各10克,用適量的水熬成粥食用。小米粥本身就有促進睡眠的作用,蓮子、百合更能寧心安神,熬出來的粥口感清淡、香甜,又能養心安神,是睡眠不好的調養佳品。
③有神志不寧、失眠多夢、心煩易躁、心悸氣短、多汗等癥的人,可以服食百麥安神飲。做法為:小麥、百合各50克,蓮子肉、首烏藤各20克,大棗2個,甘草6克。把上述各物分別洗凈,浸泡半小時,加水1000毫升,燒開后用小火煮30分鐘。連燉兩次,取汁,隨時皆可飲用。有益氣養陰、清熱安神之功效。
六、食療養肝食療
(1)豬肝粥:豬肝50克,粳米100克,豬肝切碎,與粳米同煮成粥。能益氣生血、養肝補虛,適用于身體虛弱,或患有慢性肝炎者。
(2)胡蘿卜豬肝粳米粥:豬肝100克,胡蘿卜100克,粳米100克,胡蘿卜、豬肝切碎,加粳米煮成稀粥服用。能補益肝腎、養血明目,適用于肝腎陰血不足所致的視物昏花,兩目干澀、夜盲癥。
(3)生地豬肝羹:生地30克,豬肝150克,豬肝切成片,加入生地和蔥、姜、醋、鹽調味煮40分鐘。能滋陰補血、養肝明目,適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或萎黃、兩目干澀、視物模糊、肢體麻木。
(4)枸杞甲魚羹:枸杞50克,甲魚250克,甲魚切塊,加枸杞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煮60分鐘,加入蔥、姜、鹽、醋調味。能補益肝腎、滋陰強壯,適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體弱無力、陰虛盜汗、視物不清、面色無華。
(5)羅布麻茶:將羅布麻葉10克用開水浸泡20分鐘后當作茶飲。能平肝潛陽、鎮靜降壓,適用于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頭漲、頭暈目眩、煩躁易怒。
(6)天麻魚頭湯:天麻10克,魚頭1個,加入蔥、姜、醋、鹽調味,放入砂鍋中熬煮30分鐘。能平肝潛陽、息風止痙,適用于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頭暈目眩、頭痛眼花、肢體麻木
七、益氣養陰食療
(1)黃精枸杞飲:
用法:黃精、西洋參各10克,枸杞子10克,大棗10個,煎水服。每天一劑,分兩次服。有補中益氣、除風濕、強筋骨、填精髓的功效。能補諸虛,可延年益壽。
(2)沙參麥冬飲:
用法:沙參、麥冬各10克,生扁豆10克,煎湯,加入梨汁、冰糖分服。對暑熱口干口渴者最好。能補陰潤肺、生津止渴、止咳祛痰。
(3)人參地黃湯:
用法:人參10克,生地黃30克,粟米100克,先煎人參、生地黃,去渣后加入粟米煮粥,最后加入冰糖服食。適用于傷暑感氣虛口渴者。有滋陰補腎作用。
八、養肺潤肺食療
(1)銀耳大米粥:銀耳5克,大米100克同煮,蜂蜜(后)適量。
(2)蓮藕大米粥:蓮藕10克,大米50克同煮,蜂蜜(后)適量。
(3)山藥大米粥:山藥100克,大米50克煮粥。
(4)大棗銀耳羹:銀耳,大棗10枚加水煮1個小時,后加冰糖食用。
(5)百合粥:百合30克,粳米50克同煮,后加糖食用。另外在百合粥內加入銀耳,有較強的滋陰潤肺之用。
九、調養脾胃的藥粥
(1)山藥薏苡仁粥:山藥,薏苡仁,粳米煮粥。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2)蓮子芡實粥:蓮子,芡實,粳米,補骨脂煮粥。能健脾益氣養胃,補腎固精,適用于脾腎兩虛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形寒肢冷、腰膝酸軟。
(3)參棗粥:黨參,大棗,粳米煮粥。能健脾益氣,適用于體虛氣弱、食欲不振、脘腹脹滿。
(4)蓮子豬肚湯:蓮子,豬肚,胡椒少許,煮成湯食用。能溫胃健脾、益氣補虛,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飲食偏冷(即胃痛)。
(5)山楂麥芽粥:山楂,麥芽,粳米煮粥。能健脾開胃,消食化積,適用于飲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6)薏苡小豆粥:薏苡仁,赤小豆,粳米煮粥。能滲濕利水,健脾益氣,適用于脾虛濕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7)八寶粥: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粳煮粥。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
十、胃氣不足養胃湯
(1)人參養胃湯
配方:半夏、厚樸、蒼術各20克,藿香葉、草果仁、人參各15克,炙甘草10克,加生姜7片,烏梅1個,水煎30分鐘后熱服。
功效:燥濕和胃,解表化濁。
主治:脾胃虛弱,胃氣不舒,胸悶腹脹,不思飲食。
(2)猴頭養胃湯
配方:猴頭菇,黃芪,砂仁,豬肚1只,生姜、鹽、胡椒粉、黃酒、味精等配料放入沙鍋中用小火慢慢煮1小時后即可服用。
功效:健脾養胃。主治:脾胃虛弱。
十一、潤腸食療湯
(1)雙筍清潤湯
原料:竹筍l根,竹蓀6根,鮮香菇4朵,枸杞10克,嫩姜1小塊,豆苗20克,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竹蓀洗凈,切成3段,竹筍煮熟后去殼,切成薄片,香菇切片,姜片備用。鍋中倒1000毫升水煮開后放人竹筍、竹蓀、鮮香菇、枸杞、嫩姜,煮10分鐘后加入豆苗、鹽、胡椒粉,煮熟后即可食用。
特點:竹蓀是一種珍貴素食材料,有“真菌皇后”的美譽。竹筍不僅能促進腸壁的蠕動,增進消化腺的分泌,促進排泄,而且能吸附帶走胃腸中的有毒物質,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所以有“素食第一品”之稱。中醫認為竹蓀、香菇等食用菌類有生津潤燥、滋陰補肺的功效。
功效:能生津潤燥,滋陰補肺,有很好的清腸排毒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還有降脂降壓作用。
(2)豬血番茄木耳湯
原料:豬血100克,番茄1個,黑木耳25克,清油15克,高湯、蔥花、蒜末、料酒、雞精、鹽、醋各適量。
做法:豬血切成薄片,蕃茄切成片,木耳撕成小塊。鍋中放油,燒熱后放蔥花、蒜末爆炒,將豬血煸至兩面變色,加高湯燒開。加入番茄、木耳,料酒少許,煮開10分鐘即后放入鹽、雞精即可食用。
功效:豬血有很強的滑腸作用,可把腸道內的許多毒素帶出體外。黑木耳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吸附消化道內的雜質和毒素,是良好的清腸排毒食品,經常食用有良好效果。
十二、冬季養生藥膳
(1)參芪蒸香菇雞:適用于脾胃虛,體弱清瘦,體虛自汗,胃、子宮下垂者。
原料:嫩母雞肉100克,黨參、黃芪、香菇各30克,生姜、料酒、食鹽等拌勻,放入鍋中蒸1個半小時后食用。可補中益氣、和脾胃、固表止汗、降脂強身。
(2)冬蟲夏草燉老鴨:適用于老年人體弱貧血,易感冒及肺陰虛喘咳,腰酸腿軟者。
原料:老鴨200克,冬蟲夏草6克,麥冬9克,川貝9克,調料、食鹽適量。
做法:將老鴨取凈肉200克,加水、調料、食鹽同煮,老鴨燉爛時再放入冬蟲夏草、麥冬、川貝,用小火煨30分鐘后食用。每周吃一次。可滋腎養陰,益肺止喘,補氣血。
(3)百合豬肺湯:適用于慢性氣管炎經常干咳或久咳,以及病后心悸者。
原料:豬肺200克,百合12克,川貝9克,調料適量。
做法:豬肺切塊后加調料拌勻,10分鐘后再加水、百合、川貝,用小火煨1小時。喝湯為主,可經常食用。功效:潤燥止咳、清熱安神。
十三、冬季養生粥
(1)大棗粳米粥:養脾胃、化精氣、悅顏色的粥食。
紅棗10枚,粳米50克煮粥,每天早飯時食用,每日吃一次。
(2)紅棗香菇粥:補脾益氣、養血安神和美容養顏的粥食。
紅棗30克,水發香菇、粳米煮粥,每天晚飯時食用,每3天吃一次。
(3)芝麻美發粥:營養毛囊細胞、促進毛發生長和滋養毛發的粥食。
黑芝麻、粳米各50克煮粥,每天早飯時食用,每日吃一次。
(4)棗蜜生仁湯:補血益氣、滋養皮膚的粥食。尤其適合于氣血不足、面色蒼白者。
將紅棗和花生仁一起入鍋煮30分鐘左右即成。食前加蜂蜜調味。每天早飯時食用,每日吃一次。
(5)海參竹筍湯:滋陰養血、利腸清熱、滋養皮膚的粥食。對陰血不足而導致面容粗糙者尤好。
原料:水發海參200克,鮮筍100,瘦豬肉50克。
做法:將海參切成長條,竹筍切片,豬肉切絲,然后將海參、竹筍、瘦肉一起入鍋加適量的清水煮30分鐘左右,可加入鹽、味精、料酒等調味品即成,每天晚飯時食用,每3天吃一次。
十四、冬季補腎養生粥
(1)栗鴨白菜羹:滋陰補虛、健脾補腎、清熱潤燥的粥食。
栗子和白菜放入鴨湯中用文火熬至黏稠狀,再加適量的鹽和味精即成。每天晚飯時食用,每3日吃一次。
(2)銀耳鴿蛋湯:滋陰補腎、養血益氣和美容防老的粥食。
原料:銀耳15克,鴿子蛋2只,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加水熬至黏稠狀,再向鍋內打入鴿子蛋,用文火燉10分鐘后加入冰糖即成。每天晚飯時食用,3天吃1次。
十五、更年期飲食方:
☆更年期精神恍惚,時常悲傷欲哭、不能自持以及失眠盜汗的女性
(1)甘麥大棗粥:大棗,大麥、粳米各100克,甘草15克,一起煮粥。可經常吃,空腹食用。有益氣安神、寧心美膚的功效。
☆更年期惱怒憂郁、虛煩不安、健忘失眠的女性
(2)合歡花粥:合歡花鮮品10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用慢火煮到熟透。晚上睡之前1小時溫熱食用。可安神解郁、活血悅顏。
☆更年期精神失常、喜怒無度、食欲欠佳的女性
(3)酸棗仁粳米粥:酸棗仁50克,粳米100克。先把酸棗仁煎出味,再與粳米加在一起煮成稀粥。每日1劑,連服10日。
☆更年期心悸不寧、肢體乏力、怔忡健忘、皮膚粗糙的女性
(4)蓮子百合粳米粥:蓮子,百合,粳米煮粥,每天早晚服1次。
☆更年期頭目昏眩、心煩易怒、經血量多、手足心熱的女性
(5)枸杞冬筍炒肉絲:枸杞、冬筍各50克,瘦豬肉100克炒菜吃。
☆更年期頭暈目眩、飲食不香、困倦乏力的女性
(6)枸杞桑棗湯:枸杞,桑椹,紅棗,水煎服,每日1次。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在炎熱的夏季人們或多或少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若沒有做好生活護理可能會出現中暑或者急性胃腸炎,夏季不妨堅持喝養生藥膳來增強抵抗病毒的能力……詳細>>
冬季是呼吸道系統疾病的高發期,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和哮喘,若想要降低患上疾病幾率,除了多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規律作息外,也可以嘗試以下幾……詳細>>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開郁燥濕等功效,是著名產后方劑“生化湯”中重要的一味中藥。唐朝《日華子本草》中有著很高的評價:“治一切風,一……詳細>>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開郁燥濕等功效,是著名產后方劑“生化湯”中重要的一味中藥。唐朝《日華子本草》中有著很高的評價:“治一切風,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