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天氣稍微變冷,老年人的風濕類風濕就復發了,麻木癢疼,一份可以幫助您緩解風濕病痛。下面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風濕藥酒配方大全,藥酒趕快泡起來吧,既滋潤保暖又祛病健身。
一、白花蛇酒
【酒方名稱】白花蛇酒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白花蛇1條,曲、糯適量。
【制法】將白花蛇肉,袋盛,同曲置于缸底,糯飯蓋之,3-7日酒成,濾過,瓶貯。可將白花蛇肉用好酒500克,浸泡數日亦可。
【主治】風濕疥癩,骨節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肌肉麻痹,破傷風,小兒驚風。
二、白石英浸酒方
【酒方名稱】白石英浸酒方
【來源】《圣濟總錄》
【配方】白石英(碎如大麻粒)、磁石(火煅令赤醋淬如此五遍搗)各五兩。
【制法】上二味,粗搗篩,生絹囊貯,以酒一升浸,經五六日。
【主治】風濕周痹,肢節中痛,不可持物,行動無力,耳聾及腎臟虛損,益精髓,保神守中。
三、白石英酒
【酒方名稱】白石英酒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白石英(醋淬)、磁石(醋淬)各16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將上藥裝絹袋內,扎緊口,入酒內浸泡7日,即可服用。
【主治】風濕周痹,肢節中痛,腎虛耳聾。
四、補腎地黃酒
【酒方名稱】補腎地黃酒
【來源】《永樂大典》
【配方】生地黃(切)一升,大豆(熬之)二升,生牛蒡根(切)一升。
【制法】上以絹袋盛之,以酒二斗浸之五六日。
【主治】老人久風濕痹,筋攣骨痛,潤皮毛,溢氣力,補虛止毒,除面皯。
五、蠶沙酒
【酒方名稱】蠶沙酒
【來源】《增補內經拾遺方論》
【配方】蠶沙120克,白酒約500克。
【制法】將上藥浸入酒中,隔水加熱1.5小時,取出靜置待涼,數日后即可飲用。
【主治】風濕痹痛,及月經久閉(適于血瘀經閉者)。
六、草烏酒
【酒方名稱】草烏酒
【來源】《永樂大典》
【配方】制草烏20克,當歸、白芍藥、黑豆各70克,忍冬90克,酒1.5公斤。
【制法】先將黑豆炒半熟,入酒中,再將另4味藥碎細入酒中,5日后開取。
【主治】手足風濕性疼痛;并治婦女雞爪風。
七、側子酒
【酒方名稱】側子酒
【來源】《圣濟總錄》
【配方】側子(炮裂去皮臍)二兩,金牙三兩,牛膝、丹毒、山茱萸、蒴 、杜仲(去粗皮)、石斛各三兩,防風(去叉)、干姜(炮剉)、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細辛(去苗)、獨活(去蘆頭)、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各一兩,芎、當歸、白術、茵芋、五加皮、薏苡仁各二兩。
【制法】上二十一味,剉如麻豆,絹袋盛,以酒三斗浸七宿。
【主治】治腳氣風濕痹不仁,不能行。
八、長寧風濕酒
【酒方名稱】長寧風濕酒
【來源】《新醫藥學雜志》
【配方】當歸120克,土茯苓90克,生地120克,防風60克,威靈仙90克,防己、紅花各60克,木瓜3030克,高梁酒(60)度1.5公斤。
【制法】上藥浸酒中,3周后取出濾液;藥渣再加水煎煮,過濾去渣,取藥汁,另用蝮蛇、眼鏡蛇、赤煉蛇(均用活蛇)各半公斤,分別浸酒1公斤,3周后濾取酒液,等量混合成為“三蛇酒”,將藥酒、藥汁、三蛇酒三者等量混合即可長寧風濕酒。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其他關節炎。
九、赤車使者酒方
【酒方名稱】赤車使者酒方
【來源】《圣濟總錄》
【配方】赤車使者、當歸(切焙)、白茯苓(去黑皮)各半兩,防風(去叉)、獨活(去蘆頭)、細辛(去苗葉)、人參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十五枚。
【制法】上八味,剉如麻豆,用水一斗,黍米一斗,曲一斤五兩造酒,內三斗甕中密封,以油袋盛甕,勿令水入,沉井底三宿,藥成即置高燥處,停二日。
【主治】中風濕偏枯,緩縱不遂,五勞七傷,寒冷百病。
十、刺五加酒
【酒方名稱】刺五加酒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刺五加65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將刺五加入酒內浸泡10天后服用。
【主治】腸風痔血,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十一、大豆蠶沙酒
【酒方名稱】大豆蠶沙酒
【來源】 【配方】大豆250克,云苓、蠶沙各126克,黃酒1.5公斤。
【制法】先將后2味碎細,用酒浸于凈器中;別炒大豆,令聲斷,急投入酒中,封口,7日后開封,去渣備用。
【主治】頭痛煩熱,肌酸體重,身癢,背強口噤及女子產后中風濕。
十二、大豆酒方
【酒方名稱】大豆酒方
【來源】《圣濟總錄》
【配方】大豆三升。
【制法】上一味,炒令極熟,以清酒五升沃之,可得二升。
【主治】中風口噤,或傷風濕,身體 痹。
十三、大鳳引酒
【酒方名稱】大鳳引酒
【來源】《柳森可用方》
【配方】大豆100克,制附子16克,枳實、澤瀉、陳皮、茯苓、防風各20克,米酒1公斤。
【制法】先將上藥后6味共碎細,絹袋盛,置凈器中,用酒、水2斤煮大豆,取2斤,浸器中,煮取斤半,分3份。
【主治】風濕痹,遍身脹滿。
十四、丹參酒方
【酒方名稱】丹參酒方
【來源】《圣濟總錄》
【配方】丹參、鬼箭羽各一兩半,秦艽(去苗土)、知母(冬月不用)各一兩,豬苓(去黑皮)三分,白術一兩半,海藻(洗去咸炙)三分,赤茯苓(去黑皮)一兩,桂(去粗皮)、獨活(去蘆頭)各三分。
【制法】上一十味,以酒九升,浸五日,急須者,置熱灰上一日便可就。
【主治】治久患大腹病,其狀四肢細腹大,有小勞苦,則是脛腫滿,食則氣急。此病服下利藥極不瘥,宜用此酒,以散除風濕,利小便。
十五、獨活當歸酒
【酒方名稱】獨活當歸酒
【來源】《圣濟總錄》
【配方】獨活,杜仲、當歸、川芎、熟地、丹參各30克,好酒1公斤。
【制法】將上藥碎細,用酒浸于凈瓶中,密封,近火煨,1日夜后候冷即可飲用。
【主治】風濕性腰腿疼痛。
十六、獨活石斛酒
【酒方名稱】獨活石斛酒
【來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獨活40克,炮姜20克,石斛、牛膝、丹參、萆、制附子、赤茯苓各30克,防風20克,薏苡仁40克,山茱萸30克,肉桂、白術、川芎各20克,秦艽30克,當歸、人參、甘菊花各20克,生地40克,酒2.5公斤。
【制法】將上藥搗碎,用酒浸于凈器中,7日后開取去渣備用。
【主治】感受風濕,腰腳酸痛,行走艱難,頭暈目眩。
十七、防風松葉酒
【酒方名稱】防風松葉酒
【來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松葉(十月初采)160克,麻黃、防風各30克,制附子15克,獨活30克,秦艽、肉桂各20克),牛膝36克,生地30克,醇酒1.5公斤。
【制法】將上藥搗碎細,和勻,用紗布包盛,用酒浸于凈器中,封口,春秋7日,冬14日,夏5日,日滿開取,去渣備用。
【主治】因風濕侵襲的關節疼痛,四肢麻木,步履艱難。
十八、狗骨酒
【酒方名稱】狗骨酒
【來源】《偏方大全》
【配方】狗骨、白酒各適量。
【制法】將狗骨浸入酒中,15天后可服。
【主治】風濕痹癥,腰腿痛,肌肉萎縮等癥。
十九、龜版杜仲酒
【酒方名稱】龜版杜仲酒
【來源】《偏方大全》
【配方】龜版、杜仲各適量。
【制法】將上二味,浸入白酒中,約40天可服。
【主治】由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癥。
二十、紅絲毛酒
【酒方名稱】紅絲毛酒
【來源】《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配方】線絲毛2兩,白酒1斤。
【制法】泡5-7天后服用。
【主治】腰扭傷,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
二十一、虎潛酒
【酒方名稱】虎潛酒
【來源】《喻選古方試驗》
【配方】虎脛骨1對,龜版90克,破故紙、牛膝=、生地、骨碎補、枸杞子各45克,當歸90克,羌活、川續斷、桑寄生、海風藤、紅花、白茯苓、杜仲各30克,川芎、丹參各21克,乳香、沒藥、赤何首烏、小茴香、狗脊各18克,獨活30克,好酒10公斤。
【制法】將上藥切成片,入絹袋內,懸于酒壇中,注以陳年好酒,封固,隔水煮1.5小時,然后取出埋土中兩天后即可飲用。
【主治】風濕痹痛日久不愈,筋骨痿軟者。
二十二、虎杖酒
【酒方名稱】虎杖酒
【來源】《新醫藥學雜志》
【配方】虎杖根250克,白酒750克。
【制法】將上藥洗凈切片,置酒中浸泡,密封,半月后即可飲用,用時可加少量赤砂糖使酒著色。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腰椎肥大,骨關節炎等癥。
二十三、還童酒
【酒方名稱】還童酒
【來源】《回生集》
【配方】熟地90克,生地、全當歸各120克,川萆60克,羌活、獨活各30克,懷牛膝60克,秦艽90克,蒼術、廣皮、川斷各60克,麥冬90克,枸杞60克,川桂皮15克,小茴香、烏藥各30克,丹皮、宣木瓜各60克,五加皮120克,陳酒25公斤。
【制法】將上藥用絹袋盛,浸于酒中,封固,隔水加熱1.5小時,晾涼,再將酒壇埋入地下7天,即可飲用。
【主治】風濕筋骨不利,兼有面色不華等陰血不足現象者。
二十四、黃芪續斷酒
【酒方名稱】黃芪續斷酒
【來源】《危亦林得效方》
【配方】黃芪、防風、肉桂、天麻、萆、白芍、當歸、云母粉、白術各30克,茵芋葉20克,木香、仙靈脾、甘草、續斷各30克,好酒2.5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碎細,生絹袋盛,用酒浸于凈瓶中,7日后開封去渣備用。
【主治】風濕痹痛,身體麻木,皮膚搔癢,筋脈拘急,手足不遂,言語謇澀。
二十五、見腫消酒
【酒方名稱】見腫消酒
【來源】《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配方】見腫消2兩,白酒1斤
【制法】浸泡5-7天飲用。
【主治】跌打損傷內有瘀血,外有出血者,風濕腰腿痛。
二十六、金牙側子酒
【酒方名稱】金牙側子酒
【來源】《外臺秘要》
【配方】側子(炮)、牛膝、丹參、山茱萸、蒴 根、杜仲(去皮,炙)、石斛各四分,防風、干姜、椒(汗)細辛、獨活、秦艽,桂心、芎 、當歸、白術、茵芋(炙)各三分,五加皮五分,薏苡仁(碎)一升。
【制法】上二十味并細切,絹袋盛,清酒四五升,漬五六宿。
【主治】風濕痹不仁,弱不能行。
二十七、牛膝獨活酒
【酒方名稱】牛膝獨活酒
【來源】《千金方》
【配方】桑寄生30g牛膝45g獨活25g秦艽25g杜仲40g人參10g當歸35g白酒1000ml。
【制法】1將所有藥材洗凈后切碎;2放入紗布袋中,縫口;3放入酒中,浸泡30天;4將藥渣取出,過濾備用。
【主治】補養氣血,益肝強腎,除祛風濕,止腰腿痛。
二十八、十七味藥酒
【酒方名稱】十七味藥酒
【來源】《柳森可用方》
【配方】牛膝90克,白石英、磁石各120克,石斛、制附子各90克,萆、丹參、防風、山萸肉、黃芪、羌活、羚羊角、酸棗仁各30克,生地、肉桂、去苓各60克,杜仲45克,酒3.5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碎為細末,白布袋盛,懸于瓷瓶中,用酒浸之,10日后即可取用。
【主治】風濕痹痛,筋脈攣急,腰腳軟弱無力,視聽不明。
二十九、烏梢蛇酒
【酒方名稱】烏梢蛇酒
【來源】《本草綱目》
【配方】烏梢蛇1條,好酒500克。
【制法】將烏梢蛇用酒浸泡3-4日后即成。或用烏蛇肉,袋盛,同曲置于缸底,糯飯蓋之,3-7日酒熟,去渣貯酒即可。
【主治】風濕痹痛,肌膚麻木,骨、關節結核,小兒麻痹癥,麻風,皮疹瘙癢,疥癬,破傷風。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黃芪20克,獨活10克,防風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10克,制附子10克,白術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細辛5克,炮干姜12克,……詳細>>
天氣稍微變冷,老年人的風濕類風濕就復發了,麻木癢疼,一份風濕藥酒配方大全可以幫助您緩解風濕病痛。很多人都想要相關的藥酒配方。現在,我們一……詳細>>
很多人都喜歡拿中藥來泡酒,實際上中藥來泡酒也是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的,但是如果配方不正確也許會適得其反,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中藥泡酒的……詳細>>
我們的胃部屬于比較脆弱的器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暴飲暴食、一日三餐不定時、經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傷害的胃部,當胃部受傷的時候營養就會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