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耳疔是指發生于外耳道的癤腫,為外耳道皮膚毛囊或皮脂腺細菌感染,常見于外耳道軟骨部,夏秋季多見。以局限性紅腫、突起為其特征。
造成耳疔的病因:
1、最常見的誘因為挖耳、游泳和洗澡進水。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濕疹引發。
3、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貧血、尿毒癥、內分泌紊亂等患者易患此病。
耳疔的臨床表現:
1、耳痛。劇烈,咀嚼或張口時疼痛加劇,一般在5~7天癤腫成熟,破潰后疼痛可減輕。
2、癤腫破潰。可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可混有血液。
3、聽力下降。癤腫堵塞外耳道,可致聽力下降。
4、癤腫在外耳道后壁可致耳后紅腫,耳后溝變淺,耳郭聳立。
5、嬰幼兒表現為不明原因的哭鬧,伴發熱,患兒不愿意側臥位。
耳疔的有效治療方法:
1、發病早期癤腫未成熟時局部用2%碘酊或魚石脂軟膏涂抹,同時使用微波、紅外線照射等治療,有助于癤腫的吸收。未成熟的癤腫嚴禁切開,以免造成炎癥加重并擴散。
2、癤腫成熟后如果未能自行破潰,可以切開引流。應沿外耳道長軸方向切開,避免可能造成外耳道狹窄,根據病情逐日或隔日換藥,直到痊愈。
3、嚴重的癤腫還需口服抗生素,可進行膿液的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根據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有效預防耳疔
1、保持外耳道清潔,如疔腫已潰,應經常清除膿液。睡眠時患耳向下,以利膿液排出,但注意局部不能受壓。
2、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3、注意耳部衛生,戒除挖耳習慣,避免污水入耳。游泳前可用涂有凡士林的棉球堵塞于外耳道口,以防污水入耳。如有水灌入,應外耳道口朝下,單足跳躍,使耳內積水倒出,以免污水浸漬而致病。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記得之前看過一則新聞,有個女孩子來到醫生就診,她告訴醫生,她的耳朵總是發癢,一開始還以為是個火癤子??僧敹湓絹碓桨W之后,靠近耳朵的地……詳細>>
火癤子怎么治 中藥治療內外兼治!生活衛生的合理注意是人們維系健康的基本,如果你在身上的毛部沒能做好衛生護理的話,是很容易招惹到癤的。癤……詳細>>
性病大多數都通過不潔性接觸傳播,通過其他非性行為的接觸方式傳播的畢竟是極少數,生殖器長小疙瘩的患者自己心中應先有個底,如果沒有發生過不潔……詳細>>
小花今年3歲多了,從2歲的時候,就長了一顆麥粒腫,好了后又長了眼癤子,經過半年的治療后,好不容易才消退下去。殊不知,現在另一只眼睛又長了……詳細>>
癤子是指發生在肌膚淺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紅腫、熱痛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可分有頭癤、無頭癤、螻蛄癤、癤病等。其特點是色紅、灼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