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根據調查,我國城鎮居民的健康狀態最突出的問題,恰恰是中醫范疇里的血虛、陽虛、氣虛與胃腸積熱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調理呢?
根據日前全國城鎮居民中醫健康狀態與養生狀況調查發布的結果來看,存在血虛、陽虛、氣虛與胃腸積熱四種問題的人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年輕群體、小三口之家(年輕父母與一個孩子)、“學歷、薪資雙高”群體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特別是小三口之家的中醫健康指數得分較低,最常出現陽虛和氣虛問題。(來源:生命時報)
那么,這四種體質的表現癥狀是什么?日常又該如何調理呢?
一、血虛
血虛的表現癥狀:面色蒼白、疲乏、易倦、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貧血嚴重時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低熱,女性患者會出現月經色淡量少,甚至愆期或閉經。
日常調理方法:
平時常吃補血養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參等。水果可選用桑椹、葡萄、紅棗、桂圓等。
精神調養血虛體質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早睡保證睡眠,養肝血;血虛體質的人不宜過度勞累,凡事宜量力而行,以免耗傷氣血。因肝藏血,人臥則血歸于肝,使肝氣得養,所以這類體質的人盡管睡眠多不佳,但要早些上床,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不要遲于晚上11點入眠,以養肝血。
傳統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血虛體質的人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
二、陽虛
陽虛的表現癥狀: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嗜眨乏力,男性遺精,女性白帶清稀,易腹瀉,排尿次數頻繁,性欲衰退等。
陽虛體質的人平素畏冷,手足不溫,易出汗;喜熱飲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
日常調理方法:
陽氣不足的人常表現出情緒不佳,如肝陽虛者善恐、心陽虛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感情,消除或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
因“動則生陽”,故陽虛體質之人,要加強體育鍛煉,春夏秋冬,堅持不懈,每天進行1~2次。具體項目,因體力強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內養操、工間操、球類活動和各種舞蹈活動等,亦可常作日光裕、空氣浴,強壯衛陽。氣功方面,堅持做強壯功、站樁功、保健功、長壽功。
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之陽。
三、氣虛
氣虛的表現癥狀: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
日常調理方法:
對于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溫的食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油膩厚味、辛辣食物。
很多人出現氣虛的情況主要就是由于日常鍛煉不夠所導致的。所以,想要改變這種氣虛體質,加強鍛煉是非常有必要的。運動能夠很好的令身體興奮,這樣不僅能夠很好的提高體質,精神也會更加的愉悅。
四、胃腸積熱
胃腸積熱的表現癥狀:以胃熱為主者,胃脘灼熱疼痛明顯,并伴有能食易饑。以腸熱為主者,大便干硬秘結突出,伴有腹痛腹脹;上兩者的共同之處是都有面紅身熱、口干、口苦、口臭、喜歡冷飲食、心煩、小便少而黃,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
日常調理方法:
胃腸積熱往往由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及外感暑熱引起,從預防的角度來說,只要養成并保持合理的飲食習慣,胃腸積熱并非不可防。
對于腸胃積熱患者來說,性偏寒涼的食物是不錯的選擇,往往可以起到清胃火、泄腸熱的功效,可以適量多攝入,比如小米、豆腐、綠豆、苦瓜、黃瓜、白菜、茭白、西瓜、梨及枇杷、桃子等。
為了達到預防的效果,建議平時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盡量避免過多攝入辛辣食物及過度飲酒,同時可以多攝入一些粗纖維食物,另外,香蕉、西瓜等水果也具有預防胃腸積熱的功效,可以適量攝入。
除去合理的飲食習慣外,適當的體育鍛煉也是重要方面,平時可適度鍛煉,特別是腹肌的鍛煉,有利于腸胃功能的改善。
以上就是常見四種差體質的表現癥狀和調理方法,如果還想更細調理,不妨去看看醫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加以調理。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常聽中醫說血虛體質,很多人都不理解。那么什么是血虛體質?又有什么表現,該如何調養你知道嗎?http://www.xywy.com/zy/……詳細>>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瘦子陰虛火旺而且靈活好動,容易出現口腔潰瘍和失眠。胖子屬于陽氣偏虛而且身體里面有濕氣或者痰濕,動作比較緩慢且缺乏運動,……詳細>>
血虛體質的人群一般會表現為臉色蒼白、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失眠多夢、頭發枯焦、皮膚干燥、大便干結、小便不利等,血虛體質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詳細>>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不同,日常養生保健的方法也就會不同,在調理時應該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選擇適合的保健方法。在這里,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氣虛體質應……詳細>>
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失其健運所表現的證候。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耗傷脾氣所致。脾氣虛雖說是生活中常見的癥狀,也有不少的患者遇到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