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醫學指導: 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副研究員 吳一帆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補”之風逐漸流行。然而,一些錯誤的認識容易導致“食補”誤區,不僅收不到預想的效果,還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常見的一些誤區如下:
一、盲目進補
有些人三天一大補、五天一小補,錯誤地認為不進補就會營養不良,身體虛弱。事實上只有身體某方面確實存在不足時才需要進補,而營養充足、身體狀況良好的人,就沒有必要了。這好比是一件衣服,哪個地方不合身了,才需要修補,如果大小樣式正合式,則無需縫縫補補了。中醫講究“和諧自然”,看看我們身邊,那些粗茶淡飯、寡欲少求的人往往更能長壽,而天天盲目進補的人反倒容易得各種“富貴病”。
二、過分進補
“食補”并非越多越好,中醫常說“中病即止”,通過“食補”之后,如果身體某方面的疼痛或不舒服已好轉了,就應適可而止,否則過分的補充可能會引起另外的不適。也即是說,“食補”關鍵在于適度,在于有的放矢,而不是多多益善。
三、忽視副作用
“食補”雖好,但絕對不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食療中藥的“補”靠的是藥物的“偏性”,顧名思義,“偏性”的食補就像一把雙刃劍,合理的運用可能強健身體,延年益壽,而不恰當的使用則會引起身體的不適。因此,“食補”還是應該慎重選用。
怎樣才能走出誤區,合理“食補”呢?
一、需要辨證進補
合理的“食補”是需要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運用的,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因此進補時也要“辨證施膳”,陽虛的人需要進食補陽的食物,陰虛的人需要滋陰的食物;而一些“血瘀”、“濕濁”體質的人更需要的則是“調補”,分別進食一些活血化瘀、化濕祛濁的食物。因此,要做到合理食補,最好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二、需要基礎營養
“食補”只能是一種補充,但身體對營養的攝取,主要還是靠一日三餐,靠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飲食,保持一日三餐飲食均衡,才是打好了“食補”的基礎。否則,再多、再貴的藥材補充,也猶如一幢地基不穩的大樓,隨時可能倒塌。當然,一日三餐的谷果肉菜本身就有各自不同的“偏性”,如果能很好地調配,便能起到“補”的效果,這是“食補”的更高境界了。
三、需要堅持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食補”是代替不了運動的。無論是正常營養的攝取,還是營養補品的吸收利用,都必須依賴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如果人體缺乏運動、體質虛弱、腸胃消化功能差、代謝利用率低,吃再多的“食補”也不能吸收,只是浪費。
“食補”對于調理身體、養生延年是有很好的作用的,但怎樣合理的運用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用心學習,走出誤區,合理進補。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很多老年人都對養生非常關注,其中在飲食上更是會多加注意。僅僅注意食物特性、飲食搭配是不夠的,老年人中醫食療需要還注意什么呢?詳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食補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好,但要因時因人因病,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食補養生的方法技巧。中國人喜……詳細>>
一旦身體被診斷存在腎虛時,相信很多人都可能會聽從廣告,選擇一些具有補益效果的產品,但是并不見得在服用之后就會有好的效果。要想有效改善腎虛……詳細>>
然而正值春季,萬物欣榮,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也是各種病菌繁殖、復蘇的季節,疾病很容易流行。此時合理的食用藥膳可以提高人……詳細>>
將魚肉切片,山藥研成粉末。在鍋中加水,放入海帶絲和山藥粉,煮開后放入豆腐塊和魚片及適量鹽,煮熟后加入蔥花、胡椒粉等即可。詳細>>